【甲】今年正月十四日,与子由别于陈州,五月,子由复至齐安,以诗迎之①
苏轼
惊尘急雪满貂裘,泪洒□风别宛丘。
又向邯郸枕中见,却来云梦泽南州。
暌离动作三年计,牵挽当为十日留。
早晚青山映黄发,相看万事一时休②。
[注]①元丰二年苏轼被贬黄州,十四日与苏辙相别陈州,先赴黄州。苏辙随后携苏轼家小至黄,再自赴筠州谪任。齐安:黄州古称。②苏轼自注:柳子厚《别刘梦得》诗云:“皇恩若许归田去,黄发相看万事休。”
【乙】舟次磁湖,以风浪留二日不得进,子瞻以诗见寄
苏辙
惭愧江淮南北风,扁舟千里得相从。
黄州不到六十里,白浪俄生百万重。
自笑一生浑类此,可怜万事不由侬。
夜深魂梦先飞去,风雨对床闻晓钟。
12.请推断甲诗首联□处应为()。(1分)
A.东B.南C.西D.北
13下列对两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两首诗巧妙运用地名,暗示人生的漂泊与离合。
B.苏轼诗颈联对仗工整,表达对兄弟重逢的期待。
C.苏辙诗颔联使用夸张的修辞,体现风浪的阻隔。
D.两首诗中的“万事”相互呼应,苏轼更显愤懑。
14.请对乙诗尾联合理想象,设计一段兄弟“风雨对床”时的对话。(4分)
苏轼惊问:子由,这大风大雨天,你怎么深夜独自过来了?
苏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12.(1分)A
13. (3分) D
14.苏辙:子瞻吾兄,陈州一别已有五月,黄州相聚令人期待,惜乎即将到达却突逢大浪。生如逆旅,天下之事大多如此,十有八九无法顺遂我们的心愿。
苏轼:子由不必烦忧,尽管即将面临着更加漫长的分别,但此刻的短暂相聚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希望我们早日脱离宦海沉浮,归隐山林,洒脱自在。
(4分)评分说明:苏辙(境、情)2分,苏轼(劝、愿)2分,不是对话体扣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