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董传留别①
苏轼
粗缯大布裏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②。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③新湿字如鸦。
【注】①苏轼罢官凤翔签判赴汴京,途经长安时,与朋友董传相聚,到长安后写此诗留赠董传。②踏槐花:唐代有“槐花黄,举子忙”俗语,槐花落时,也就是举子应试的时间了,后于是称参加科举考试为“踏槐花”。③诏黄:即诏书,诏书用黄纸书写,故称。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中的“自”字揭示了读书与人的气质之间的必然联系,富有启迪意义,历来为人称颂。
B.颔联中“厌伴”“强随”表明了董传的志向,他不愿再过和老儒烹瓠叶的无所事事的生活,想和其他举子一起温书应考。
C.董传是一个失意的读书人,诗中“粗缯大布”“囊空不办”等词语都表明了董传生活贫困的处境。
D.本诗巧于用典,蕴藉含蓄。如“寻春马”“得意”就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巧妙化用。
16.纪晓岚在点评这首诗时说:“句句老健。结二句乃期许之词,言外有炎凉之感,非有所不足于董传也。”请结合尾联具体词句,简要说说“期许”“炎凉之感”的具体含义。(6分)
答
15.B(“烹瓠叶”,不是无所事事的生活状态,瓠叶味苦,象征简陋的饮食,是说董传生活艰苦。)
16. ①“期许之意”:鼓励、祝福友人董传在诏书上新写的如鸦的黑字上一定有他的名,能够金榜高中,春风得意;②“炎凉之感”:诗人在尾联不再提友人才华,因为诗人深知他虽满腹经纶,但没有功名,世俗并不认可,日子注定清贫,也只有金榜题名“得意”之时才“堪夸世俗”,言语之间也就流露出世俗炎凉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