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题弟侄书堂阅读答案,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2019-08-11 11:09超越网

题弟侄书堂①
杜荀鹤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札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注]①这是一首题壁诗,是杜荀鹤咏其侄子读书之处而作。作此诗时,恰逢黄巾军起义,战火纷飞。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以“何事”反问,表明侄子虽然未能入仕显达,却一直谨守礼道,作者赞美之情溢于言表。此联中两个“穷”字的意义不同。
B.颔联运用反衬手法,借家乡战乱来反衬侄子守礼修为、品格高洁、卓然突出的形象。而此联后一句又与首联关合,与“何事”之句映照。
C.尾联出语警策,情意深重。作者劝诫勉励侄子要珍惜时光,勤苦学习会终身受用同时,这也是作者总结人生经验的肺腑之言。
D.这首诗在语言上平易浅近,质朴自然。没有一个难解字句,毫无半点雕琢痕迹,却摄取了弟侄独特的风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5.诗歌的颈联描绘了两个具体画面,精妙蕴藉,请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6分)


14.(3分)A(不是反问,提出的是疑问。)
15.(6分) 妙处:①手法精妙。此联运用了视听、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描绘了竹影添案、泉流入池的画面。画面有动有静(或以动/声衬静),侍境美妙。 ②用词精妙。“摇”字生动地表现出竹影曼妙灵动、摇曳生姿的特点,富有画面感;“入”字形象地营造了野外泉水静默地融入砚池的清幽意境。 (每点2分。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慰藉:诗人通过竹影、书案、泉声、砚池等意象创设出清幽高雅的环境,烘托出侄子性情高洁、勤奋好学的美好形象,间接含蓄有情味。(2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