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望江南·幽州九日》阅读答案-汪元量

2019-06-30 22:07超越网

望江南·幽州九日
汪元量
官舍悄,坐到月西斜。永夜角声悲自语,客心愁破正思家。南北各天涯。
肠断裂,搔首一长嗟。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和泪捻琵琶。
注:幽州,元大都所在地,即现在的北京一带。作者在1276年(元世祖至元十三年)的初秋,随同太皇太后被元兵遣送到了这里。九日,农历九月九日。
10. 请概括上片写景的特点。
11. 词人“思家”的原因有哪些?
12. 请赏析结尾句“和泪捻琵琶”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10. 视听结合;选取典型景物;衬托。
11. 被敌人羁押;离家遥远;适逢重阳节。
12. 细节描写真切;感情外化为具体;呼应“悲”“愁”“肠断”;将强烈的悲痛表达得委婉含蓄,动人心怀。
【解析】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上片写景的特点,解答时可先找出上片写景的句子,然后分析写了什么景,用了什么手法即可。开头“官舍悄,坐到月西斜”,这两句从听觉的角度写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永夜角声悲自语,客心愁破正思家”,则是从听觉的角度写长夜漫漫,角声时起。从意象上来看,上片选择了“官舍”“月”“角声”等景物营造了阴森恐怖绝域苍茫的肃杀气氛,衬托出了作者的心情。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上片主要是对思念故国的情绪和气氛的渲染。“官舍”,本指衙门和官吏的住宅,这里指作者在大都的住所,诗句表达一种悲痛的情怀。由注释可知,此词做于作者随同太皇太后被元兵遣送到大都的时候,这个“家”主要是指已经沦丧于蒙古铁蹄之下的南宋王朝,一个大“家”,当然其中也包含有自己的小“家”。“南北各天涯”。从南宋临安到元大都,重山叠水,遥距数千里,真可谓天各一方。即作者对故国、对家乡的怀念。“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这两句涉及到了作者思家的具体内容。黄花,乃菊花,重阳节时菊花已盛,表达出诗人对家乡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12. 试题分析:“和泪捻琵琶”把内在感情化为具体行动,诗人悲愤交集,热泪长流,但又不能跃马扬鞭,奋战沙场,只能捻动琵琶,弹上一曲曲悲歌。在这如泣如诉的琵琶曲中,会有多少作者不敢或不能用语言表达的情感,从结构上来看,呼应了上文的“悲”“愁”“肠断”,从手法上来看,“和泪”“捻”是细节描写,表达出诗人对故国、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