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楚国寺有怀
赵嘏①
风动衰荷寂寞香,断烟残月共苍苍。
寒生晚寺波摇壁,红堕疏林叶满床。
起雁似惊南浦棹,阴云欲护北楼霜。
江边松菊②荒应尽,八月长安夜正长。
【注】①赵嘏,楚州人,约生于唐宪宗元和元年,年轻时四处游历,为求功名而奔走。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不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②江边松菊:指故园松菊。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是
A.首句的“寂寞”运用拟人手法来写衰败荷花的余香,暗示诗人内心的寂寞与伤感。
B.颔联写红叶飘零,隐喻诗人自己的际遇,表现了他人生漂泊,饱含无可奈何之情。
C.颈联化用屈原“送美人兮南浦”诗句,用南浦含蓄地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的离愁。
D.“衰荷”“残月”“阴云”等意象的组合,描绘秋意苍茫的夜色,意境萧瑟凄凉。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C
(2)①诗人在异乡漂泊,借用故园的松菊,抒发了思乡之情;②松菊又是品格高洁的象征,表明了诗人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③尾句以八月长安的长夜漫漫,抒发内心的孤苦与郁闷。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C项,“表达了送别好友的离愁”有误,本诗并非送别诗。考试失意、功名未就的落寞,让诗人内心彷徨抑郁,这里所表达的应是放下自己对功名的追求。故选C。
(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诗句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阐明诗句在语言环境中的语表意,并发掘其深层含意。具体分析该诗句在内容、语言、或表达技巧等方面的特点。点明表达效果,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江边松菊荒应尽,八月长安夜正长”,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江边松菊”的分析。如“词句注释”中对“江边松菊”的理解,指的是故园松菊,在漂泊途中,诗人回想故园的松菊,从中可以知道诗人的思乡之情溢于言表。松菊又是品格高洁的象征,也表明了诗人不愿与世俗同流。诗人再次点明时间、地点,漫漫长夜却无人交谈,内心孤苦、郁闷难解。作者即将远去岭表,前途未知,如断烟残月的苍苍之景。突出自己对自己政治前途的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