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鸣字雄飞,真定人,少以文学知名。河东元裕上书荐之,不报。诸王旭烈兀将征西.域.,闻其贤, 遣使者三辈召之,鸣乃起。为王陈西征二十余策,王数称善,即荐为彰德路总管。世祖即位,赐诰命 金符,已而召为输林学士,兼太常少卿。至元五年,立御.史.台.,以鸣为侍御史,风纪条章 ,多其裁定。
寻立四道按察司,选任名士,鸣所荐居多,时论咸称其知人。天下初定,中书、枢密事多壅滞,言者 请置督事官各二人,鸣曰:“官得人,自无滞政,臣职在奉宪,愿举察之,毋为员外置人也。”七年, 议立三.省.,鸣上封事日:“臣闻三省设自近古其法由中书出政移门下议不合则有驳正或封还诏书议合则还移中书中书移尚书尚书乃下六部郡国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且多置官者,求免失政也。但使贤俊萃于一堂,连署参决 ,自免失政,岂必别官异坐 ,而后无失政乎!故曰,政贵得人,不贵多官。不如一省便。”世祖深然之,议遂罢。川、陕盗起,省臣患之,
请专戮共尤者以止盗,朝议将从之。鸣谏曰:“制令天下上死囚,必待论报,所以重用刑、惜民生也。 今从其请,是开天下擅杀之路,害仁政甚大。”世祖曰“善”,令速止之。鸣每以敢言被上知,尝入 内,值大风雪,帝谓御史大夫塔察儿曰:“高学士年老,后有大政,就问可也。”赐太官酒肉慰劳之, 其见敬礼如此。九年,迁.吏礼部尚书。十ー年,病卒,年六十六,有文集五十卷。
(选自《元史 高鸣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臣闻三省设自近古/其法由中书出/政移门下议/不合/则有驳正/或封还诏书/议合/则还移 中书/中书移尚书/尚书乃下六部郡国/ B.臣闻三省设自近古/其法由中书出政/移门下议/不合/则有驳正/或封还诏书/议合/则还移 中书/中书移尚书/尚书乃下六部都国/ C.臣闻三省设自近古/其法由中书出/政移门下/议不合/则有驳正/或封还诏书/议合/则还移 中书/中书移尚书/尚书乃下六部郡国/ D.臣闻三省设自近古/其法由中书出政/移门下/议不合/则有驳正/或封还诏书/议合/则还移 中书/中书移尚书/尚书乃下六部郡国/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西域,狭义指玉门关以西、葱岭以东地区,广义指凡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 西部,印度半岛,欧洲东部和非洲北部。 B.御史台,是中国古代一种官署名,东汉至元设置的中央监察机构,负责选拔 、纠察、弹劾官员 ,肃
正纲纪。
C.三省,是中国古代的行政机构,即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起草诏书 、审核诏书和执行
政令。
D.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迁升、迁授、迁叙是升级,而迁谪、迁削、 左迁指降级。
12.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高鸣受人赏识。河东元裕曾经向朝廷上书推荐他,诸王旭烈兀曾经多次派使者去召请他出来做官。
B.高鸣知人善任。四道按察司选拔任用名士,以高鸣所推荐的名士居多,当时的舆论都因此而称赞他。
C.高鸣很有主见。他不主张设立繁杂的官职和机构,曾先后否定了设立督事官的请求和设立三省的议 案。
D.高鸣宽厚仁爱。皇上同意了省臣擅自处死为害突出的盗贼的请求,高鸣认为这有害于仁政,表示反对。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
译文:
(2)制令天下上死囚,必待论报,所以重用刑、惜民生也。
10.D
11.B 选拔官员不是御史台的职责。
12.D“皇上同意了省臣擅自处死为害突出的盗贼的请求”错,原文是“朝议将从之”,说明皇上还没有同意这个请求。
13.(1)现在天下比古代更大,且事务更繁杂,由一省决定,尚且有积压,何况三省呢!(关键词“方今”“取决””“壅”各 1 分,句意 2 分。)
(2)制度规定全国上报死囚,一定要等待论罪得到批准,(这样做是)用来(显示朝廷)慎重用刑、爱惜民生。(关键词“上”“论报”“所以”各 1 分,句意 2 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高鸣字雄飞,是真定人,年少时凭借文学知名于世。河东元裕上书推荐他,朝廷没有答复 。诸王 旭烈兀将要征伐西域,听说高鸣贤能,多次使者去召请他,高鸣才出仕。他向旭烈兀陈述了西征的三 十多条计策,旭烈兀多次称赞,于是推他为彰德路总管。世祖即位后,赐予他诰命金符,不久征召他 做了翰林学士,兼任太常少卿。至元五年,朝廷设立御史台,让高鸣做侍御史,御史台的风教纲纪、 条例规章,大多是他裁定的。不久设立四道接察司,选拔任用名士,以高鸣所推荐的居多,当时的典 论都称赞他知人善任。天下刚刚安定,中书省、枢密院的政事积压很多,有人建议(在中书省和枢密 院)各设两名督事官,高鸣说:“官府找对了人,自然没有积压的政事,我的职务是奉行法令,愿意 检举监察,不要再另外设置官员了,”至元七年,朝廷商议设立三省 ,高鸣呈上密封的奏章说:“我 听说三省设于近古,它的方法是由中书省起草政令,递送给门下省,门下省审议其不符合,就会加以 驳斥改正,或者封还诏书;如果符合,就递送给中书省;中书省递送给尚书省,尚书省才下发到六部 和地方。现在天下比古代更大,且事务更繁杂,由一省决定,尚且有积压,何况三省呢!而且多设置 官职,是为了免于政事混乱。只要让才德兼备的人集在一起,联合各官署参与决策,自然免于政事混 乱,难道一定要另外设置官署,在不同的地方处理政事,之后才能避免政事混乱吗!所以说,政事重 在找对人,不在于官多。(因此)不如一省方便。”世祖深表赞同,关于此事的讨论于是停止了。川、 陕地区盗贼兴起,行省长官担忧,请求可以擅自杀戮那些为害突出的来制止盗贼,朝廷商议将要同意 他们的请求,高鸣劝阻说:“制度规定全国上报死囚,一定要等待论罪得到批准,(这样做是)用来 (显示朝廷)慎重用刑、爱惜民生。现在如果同意了他们的请求,这是打开天下擅自杀人的路 ,对施 行仁政危害很大。”世祖说“好”,命令迅速制止他们。高鸣常常因为敢于进言被皇上知晓,他曾经 进入皇宫,正赶上大风雪,皇帝对御史大夫塔察儿说:“高学士年纪大了,以后有大事,去他那里请 教就行了。”赐太官酒肉慰劳他,他就是这样被皇帝尊敬礼待的。至元九年,高鸣升任吏部 、礼部尚 书。至元十ー年,病逝,享年六十六岁,著有文集五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