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弘靖字元理,雅厚信直,少有令问,以荫为河南参军。裴延龄为德阳公主治第,欲徙弘靖先庙,上疏自言,德宗异之,擢监察御史。元和中,拜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吴少阳死,其子元济擅总留务,宪宗欲诛之。弘靖请先遗使者吊赠,待不恭,乃加兵,诏可。武元衡遇害,贼未得,王承宗邸厮卒张晏被告,弘靖疑御史傅致晏罪,言之帝,不听,遂诛晏,并讨承宗。弘靖曰:“戎事并兴,鲜有济,不如悉力淮西,已平,乃治河朔。”议再迕,诏伐承宗。弘靖自以谏不听,思自效,请身讨贼。既王师无功,帝忆曩言,下诏褒美。弘靖亦遣使间道喻承宗,承宗款附。召徙节宣武,宣武承韩弘虐政,代以宽简,民便安之。长庆初,刘总举所部内属,请弘靖为代。始入幽州,旬一决事委成于参佐韦雍官属轻侻酣肆夜归烛火满街前后呼噪弘靖诟责曰天下无事而辈挽两石弓不如识一丁字军中以气自任衔之诏以钱百万缗赉将士,弘靖取二十万市府杂费,有怨言。会雍欲鞭小将,蓟人未尝受笞辱,不伏。是夕军乱,囚弘靖蓟门馆,执雍等杀之。判官张澈始就职,得不杀,与弘靖同被囚。会诏使至,澈谓弘靖曰:“公无负此土人,今天子使至,可因见众辩,幸得脱归。”即推门求出。众畏其谋,欲迁别馆。数日,吏卒稍自悔,诣馆谢弘靖,愿革心事之,三请,不对。诏朱克融主留后,贬弘靖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明年,出幽州,稍迁太子少师。简默自处,家聚书画,侔秘府。先第在东都思顺里,历五世无所增葺,时号“三相张家”云。卒,年六十五,赠太子太保。
(节选自《新唐书·张弘靖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旬一决事/委成于参佐韦雍/官属轻侻酣肆/夜归/烛火满街/前后呼噪/弘靖诟责曰/天下无事/而辈挽两石弓/不如识一丁字/军中以气自任/衔之/
B.旬一决事/委成于参佐韦雍/官属轻侻/酣肆夜归/烛火满街/前后呼噪/弘靖诟责曰/天下无事而辈/挽两石弓/不如识一丁字/军中以气自任/衔之/
C.旬一决事/委成于参佐韦雍/官属轻侻/酣肆夜归/烛火满街/前后呼噪/弘靖诟责曰/天下无事/而辈挽两石弓/不如识一丁字/军中以气自/任衔之/
D.旬一决事/委成于参佐韦雍/官属轻侻酣肆/夜归/烛火满街/前后呼噪弘靖/诟责曰/天下无事而辈/挽两石弓/不如识一丁字/军中以气自/任衔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擢,提拔官职。除此之外还有“升”“迁”“陟”“拜”均指升职。“左迁”指贬职。
B.元和,是唐宪宗李纯的年号,他在位期间唐朝出现短暂的统一,史称“元和中兴”。
C.判官,封建社会时期官名,始于隋朝,至唐,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均置判官。
D.东都,文中指的是洛阳。唐高宗李治颁布诏书《建东都诏》,于是建东都洛阳。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宪宗想要诛杀吴元济,张弘靖上奏请求先派使者吊唁赠送财物,等到他不恭顺时再使用武力,皇帝下诏同意。
B.王承宗唆使府上的家兵张晏刺杀武元衡,后被人举报,张晏被朝廷抓获,宪宗皇帝非常气愤,下令诛杀张晏。
C.朝廷征调张弘靖管理宣武,他一改前任韩弘暴虐统治,代之以宽缓简约的管理方式,使百姓生活便利安定。
D.张弘靖简约沉静,祖宅被当时人称为“三相张家”,家中收集的书画数量很多,甚至可以与宫廷中书画相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夕军乱,囚弘靖蓟门馆,执雍等杀之。
(2)数日,吏卒稍自悔,诣馆谢弘靖,愿革心事之,三请,不对。
答
1、A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他十天处理一次政事,把政务交给参佐韦雍责成处理。主官的僚属轻佻狂放,恣意放肆,夜晚回来,火把遍街都是,前后大声喧闹,张弘靖斥责士卒说:“天下太平无事,你们拉开两石的弓,不如认识一个丁字。”军中士卒任气自负,对他怀恨在 心。
“轻说酣肆”是并列短语,中间不应断开;“夜归”指夜晚归来,时间状语加谓语,应单独断开,排除BC。
“弘靖”做“诟责”的主语,应在其前断开,排除D。
故选A。
2、A.“……“迁”……“拜”均指升职”错误。“迁”,调动官职,有升迁、平调、贬职不同的含义,“拜”指授予官职。
3、B.“王承宗唆使府上的家兵张晏刺杀武元衡,后被人举报”曲解文意。根据原文“王承宗邸厮卒张晏被告,弘靖疑御史傅致晏罪,言之帝,不听,遂诛晏,并讨承宗”可见,张弘靖认为可能是御史罗织罪名,并不能确认是王承宗唆使张晏去刺杀的。
4、(1)这天夜晚军中发生叛乱,将张弘靖囚禁在蓟门馆,拘捕韦雍等人并把他们杀了。
(2)几天后,官兵们渐渐后悔自己的做法,到馆中向张弘靖谢罪,愿意改正错误思想侍奉他,他们多次请求,张弘靖不回答。
参考译文:
张弘靖,字元理,纯正宽厚忠信耿直,年轻时有美好名声,因祖上功劳任河南参军。裴延龄给德阳公主修建大宅子,想要迁移张弘靖祭祖的庙宇,张弘靖呈上奏章自陈情况,德宗认为他与众不同,升任他为监察御史。元和年间,授官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吴少阳死去,他的儿子吴元济擅自继续统管政务,宪宗想要诛杀他。张弘靖请求先派遣使者吊唁赠送财物,等到他不恭顺时,才出兵讨伐,皇帝下诏同意了。武元衡遇害,凶手未能抓获,王承宗府中家兵张晏被人举报,张弘靖怀疑御史罗织罪名使张晏获罪,对皇帝说这件事,皇帝没有听取,就杀了张晏,兵分两路同时讨伐王承宗。张弘请说:“战事同时兴起,很少有成功的,不如全力向淮西进攻,已经平定后,才治理河朔。”奏议第二次违背帝意,皇帝下诏讨伐王承宗。张弘靖因为自己进谏不被接受,想要为国效力,请求亲自讨伐敌人。后来朝廷的军队没能获胜,皇帝回忆张弘靖先前的建议,下诏书赞美他。张弘靖也派遣使者暗中从小路去劝说王承宗,王承宗诚心归附。皇帝征召调任张弘靖管理宣武,宣武受到韩弘的暴虐统治,张弘靖用宽缓简约的政务来替代,民众感到便利安定。长庆初年,刘总带着他的部下归顺朝廷,请求让张弘靖替代自己管理。张弘靖开始进入幽州,他十天处理一次政事,把政务交给参佐韦雍责成处理。主官的僚属轻狂放,恣意放肆,夜晚回来,火把遍街都是,前后大声喧闹,张弘靖斥责士卒说:“天下太平无事,你们拉开两石的弓,不如认识一个丁字。”军中士卒任气自负,对他怀恨在心。皇帝下诏用一百万钱赏赐将士,张弘靖拿二十万充作军府杂用,将士有怨言。正值韦雍想要鞭打小将,蓟人不曾经受过鞭打的侮辱,不服。这天夜晚军中发生叛乱,将张弘靖囚禁在蓟门馆,拘捕韦雍等人并把他们杀了。判官张澈刚任职,得以不被杀,与张弘靖一同被囚禁。正值皇帝派的特使到来,张澈对张弘靖说:“您没有辜负这些当地人,如今天子的使者到了,可以趁机去见众兵辩解,或许侥幸能够脱身回去。”张弘靖就推门请求出去。众兵害怕他有图谋,想要把他迁往别馆。几天后,官兵们渐渐后悔自己的做法,到馆中向张弘靖谢罪,愿意改正错误思想侍奉他,他们多次请求,张弘靖不回答。皇帝下诏让朱克融主持留后事务,贬张弘靖为太子宾客,分管东都洛阳。第二年,张弘靖外调幽州,不久升任太子少师。简静沉默,约束自我,他家中收集的书画与宫廷中收藏的相等。祖先的宅子在洛阳思顺里,历经五代没有扩建修茸,被当时人称为“三相张家”。去世,终年六十五岁,追赠太子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