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钺,字廷威,镇原人。初以佣卒给事宁夏总兵府,大见信爱。会都指挥佥事仇理卒,无嗣,遂令钺袭其世职,为宁夏前卫指挥同知。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钺时驻城外/玉泉营闻变欲遁去/顾念妻子/在城中恐为所屠灭/遂引兵入城/解甲觐/寘鐇归卧家称病/以所将兵分隶贼营。
B. 钺时驻城外玉泉营/闻变欲遁去/顾念妻子在城中/恐为所屠灭/遂引兵入城/解甲觐寘鐇/归卧家称病/以所将兵分隶贼营。
C. 钺时驻城外玉泉营/闻变欲遁去/顾念妻子/在城中恐为所屠灭/遂引兵入城解甲觐/寘鐇归/卧家称病/以所将兵分隶贼营。
D. 钺时驻城外/玉泉营闻变欲遁去/顾念妻子/在城中恐为所屠灭/遂引兵入城解甲/觐寘鐇/归卧家称病以所/将兵分隶贼营。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袭其世职,指继承世代承袭的官职,是世袭制中官职方面的一种传承。
B. 敕,古代帝王诏令文书的名称之一,在本文特指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C. 世券,又称“铁券”,是中国古代皇帝分封给功臣爵位时赏赐给臣子的信物和凭证。持有铁券的重臣及后代,可以享受皇帝赐予的种种特权。
D.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后一部,它是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至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共二百多年的历史。
12.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仇钺出身低微,但受命运眷顾。他开始是宁夏总兵府的雇佣兵,很受信任和偏爱,仇理去世后,因无后代,他继承了仇理的官职,后又因杨一清的推荐,被提升为宁夏游击将军。
B. 仇钺机智有谋,立下平叛大功。他用计赢得贼人的信任,然后暗中结交壮士,派人悄悄出城,再回来报告说官军马上就到。从而哄骗何锦、丁广出兵守渡口,为自己平叛获得了机会。
C. 仇钺功劳被夺,最终得朝廷重赏。仇钺平叛立下奇功,但却被刘瑾占为已有,以至未得提拔,直到刘瑾被诛,他才被提拔、封爵,赐予“世券”。
D. 仇钺妄奏捷报,遭到朝臣耻笑。大同有紧急情况,仇钺统军御敌,杀死敌人三个,而自己的军士却死了二十多人,贼人退去,仇钺奏上捷报,受到朝廷赏赐,但同时也遭人耻笑。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
10. B
11. D
12. C
13. (1)仇钺一定不会跟随叛贼,让(他)知道朝廷要提拔重用(他),(其)意志会更加坚定,不这样,(只会)抛弃良将来资助敌人罢了。
(2)仇钺上奏五件事,其中请求遣返在京城操练的边军,阻止京城的军队出征,来减少对公家和私人的侵扰,尤其切中当时的弊病。
【解析】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根据名词“钺”“城外玉泉营”“妻子”“城中”“兵”“城”“甲”“寘鐇”“家”“病”“贼营”,虚词“为所”“遂”“以”“所”,“闻变欲遁去”的主语是仇钺,而不是“玉泉营”,其前应断开,排除A、D两项。“觐”的对象是寘鐇,排除C项,再结合本句意思:仇钺当时驻守在城外的玉泉营,听闻变故后想逃离。(可)考虑自己的妻儿还在城中,担心被(叛贼)屠杀,于是带兵入城。(他)脱下战袍前去拜见寘鐇,(然后)回到家中卧床称病,将所率领的军队分属贼营。句子可以断开为:钺时驻城外玉泉营/闻变欲遁去/顾念妻子在城中/恐为所屠灭/遂引兵入城/解甲觐寘鐇/归卧家称病/以所将兵分隶贼营。故答案为B。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D项,“它是一部纪传体通史”说法错误,《明史》是纪传体断代史,不是通史。故选D。
【12题详解】
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C项,原文是说“而刘瑾暱陕两总兵官曹雄,尽以钺功归之”,因此,最终占仇钺功劳的是陕西总兵官曹雄,而非刘瑾。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1)中的“必”,一定;“从”,跟随;“擢”,提拔;“资”,资助。(2)中的“上”,上奏;“遣还”,遣返;“操”,操练;“停”,是……停,阻止;“以”,连词,表目的,来;“省”,减少;“公私”,公家和私人;“切”,切中。
文言译文:
仇钺,字廷威,是镇原人。(他)开始是以雇佣兵(的身份)供职(于)宁夏总兵府,很受信任和偏爱。恰逢都指挥佥事仇理去世,(他)没有后代,于是便命仇钺继承其世袭的职位,任宁夏前卫指挥同知。
正德二年由于总制杨一清的推荐,(仇钺被)提升为宁夏游击将军。正德五年,安化王寘鐇及都指挥何锦、周昂,指挥丁广谋反。仇钺当时驻守在城外的玉泉营,听闻变故后想逃离。(可)考虑自己的妻儿还在城中,担心被(叛贼)屠杀,于是带兵入城。(他)脱下战袍前去拜见寘鐇,(然后)回到家中卧床称病,将所率领的军队分属贼营。何锦等人相信了他,时常去(向他)询问计策。仇钺也假装(与他们)倾心而谈。暗中却结交壮士,派人悄悄出城,然后再回来报告(说)官军马上就会赶到。仇钺趁机哄骗何锦、丁广,应该马上出兵守住渡口,阻止东岸的士兵,使(他们)不能渡河。何锦、丁广果然倾巢而出,而(让)周昂独自(留下)守城。寘鐇因行祭旗礼召见仇钺,仇钺(却)声称(自己)病得厉害。周昂前来看(他时),仇钺正躺在床上呻吟(不止)。伏兵突起,乱棍将周昂打死。仇钺于是披甲横刀,提着周昂的脑袋,跳上马大声呼喊,壮士(顿时)齐集,径直奔向寘鐇的府邸,(将)他捆绑(起来),其部下于是(纷纷)溃逃。何锦、丁广独自骑马逃往贺兰山,被巡逻士兵俘获,(他们)举兵谋反共十八日便失败了。
先前,朝廷获悉谋反(一事),决定命神英为总兵官,命仇钺为副将。不久传来仇钺投降叛贼(的消息),(于是)打算把诏令追回。大学士杨廷和说:“仇钺一定不会跟随叛贼,让(他)知道朝廷要提拔重用(他),(其)意志会更加坚定,不这样,(只会)抛弃良将来资助敌人罢了。”(朝廷)这才没有追回(诏书)。事情果然被平息。而刘瑾与陕西总兵官曹雄关系亲密,而将仇钺的功劳全部归于曹雄,仇钺竟然没能被特别提升。巡按御史阎睿为仇钺颂功,(却被)朝廷剥夺三个月的俸禄。刘瑾被诛(后),(仇钺)才升为代理都督佥事,担任宁夏总兵官。不久论功时,(他)被封为咸宁伯,年禄一千石,(并)被授予世袭诰券。
正德八年,大同有紧急的情况,命(仇钺)担任总兵官,统领京城军队(前去)御敌。仇钺上奏五件事,其中请求遣返在京城操练的边军,阻止京城的军队出征,来减少对公家和私人的侵扰,尤其切中当时的弊病。(但)当时没有被采纳。仇钺到后,正赶上贼寇侵犯万全沙河。(他率军)进击,斩首三人,而军士死亡二十多人,贼寇也退去。(仇钺)奏上捷报,并蒙受赏赐,朝臣们都耻笑他。
正德十年冬,(他)因病解除军中的职务。(皇上)下诏供给(他)三十名士兵作为家仆。去世(的时候),五十七岁。谥号武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