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新竹
陆游
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①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影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②仍教到处随。
【注】①箨:竹笋外层一片一片的皮、笋壳。②簟:一种轻便细巧的竹席。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是(3分)
A.“插”“编”“护持”等一系列动词描写出了作者劳动的繁忙和对新竹的喜爱。
B.陶醉在繁茂竹林深处感不到时间的流逝,不觉间赤日西沉,凉风吹起秋天已到。
C.诗人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逼真地再现新竹成长过程,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影。
D.本诗作为七言律诗对仗工整,情景两契,意境双偕;语言简练质朴,清新自然。
15.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14.B(颔联不是为了表现时间流逝之快,而是通过想象从侧面描写新竹长大之后的高大茂密)
15.①意为将来归乡闲居后,将会经常地来到竹林中,带上自己的枕垫竹席,仰卧其间,纳凉消夏;(3分)②表现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之情和对优雅自在生活的向往。(3分)
二
(1)诗歌的中间两联使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竹子?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答
(1)①虚写。颈颔两联都是描写想象中的新竹长大之后的景色。②侧面描写。颔联是侧面描写,上句以风写竹,下句以日写竹。③动静结合。颈联上句描写新竹生长的动作,是动态描写;下句写竹子的影子,是静态描写。作者使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形象逼真地描画出新竹成长过程中的特点,读后使人如见如闻。(每点2分,共4分。任写两点即可)
(2)诗人在尾联写道,将来辞官归乡后,将会经常到竹林来,带上枕垫竹席,仰卧其间,逍遥自在。(2分)诗歌的尾联卒章显志,构想出诗人美好的愿望,表现出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之情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