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贺新郎·游西湖有感阅读答案与解析-文及翁

2019-08-20 22:39超越网

贺新郎·游西湖有感
文及翁
一勺西湖水。渡江①来、百年歌舞,百年酣醉,回首洛阳花石尽,烟渺黍离之地,更不复、新亭堕泪。簇乐红妆摇画舫,问中流击楫②谁人是?千古恨,几时洗?
余生自负澄清志。更有谁、磻溪③未遇,傅岩④未起?国事如今谁倚仗?衣带一江而已。便都道、江神堪恃。借问孤山林处士⑤,但掉头、笑指梅花蕊。天下事,可知矣!
【注】①渡江:指宋高宗建炎元年渡过长江,在杭州建都。②中流击楫:《晋书·祖逖传》中载,逖统兵北伐,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③磻(pán)溪:指姜太公在磻溪垂钓,遇周文王而拜相的故事。④傅岩:相传傅说原是傅岩地方的一个筑墙的奴隶,后成了商王武丁重用的大臣。⑤林处士:林逋,北宋人,隐居西湖孤山三十年,养鹤种梅。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篇点题,用夸张的手法,极言西湖范围之小,容量之浅。可就是这么一弯湖水,南渡以来,竟成为君臣上下偏安一隅的安乐窝。
B. 该词为游览西湖时所作,以文为词,讥嘲时政,抒发了词人自身的愤遨之情和对国事的深深忧愁。整首词的风格婉约,含蓄隽永。
C. 在表现手法上,上片由西湖游乐触景生情,引出纵论国事、悲慨淋漓的情怀;下片紧承“千古恨,几时洗”而发表政见,议论国事。
D. 这首词的主旨是通过近乎议论散文的笔法,一系列的设问、感叹,以及纵、横两个方面的反复对比,一层递进一层地表现出来的。
15. 后人评价此词道出了南宋灭亡的原因,请结合词句加以概括,并简要分析。


14. B  
15. ①南宋君臣偏安一隅,不思进取。如词中“百年歌舞,百年酣醉”写得是歌舞升平、醉生梦死的生活场景;“借问孤山林处士,但掉头、笑指梅花蕊”写像林逋那样自命清高的士大夫不问国事,逃避现实。②不重用人才。如词中“余生自负澄清志。更有谁、磻溪未遇,傅岩未起”,写出有志之士得不到重用的情景。③不积极备战。如词中“国事如今谁倚仗?衣带一江而已”,南宋君臣把抵抗敌人入侵的重任寄托在天险长江上。

【14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本提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整首词的风格婉约,含蓄隽永”解读有误,结合诗歌应该是词的风格酣畅恣肆,显示了议论风生的豪放特色。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査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这类题目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也考查对诗句内容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涉及对诗歌思想感情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目的具体要求,然后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并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最后有条理的按照题目要求整理出答案即可。题目说后人评价此词道出了南宋灭亡的原因,要求结合词句加以概括简要分析。这个题目出题角度非常新颖,让考生回答的是思想感情,但是却要从南宋灭亡的角度去组织答案。诗歌中“百年歌舞,百年酣醉”写了歌舞升平、纸迷金醉的生活场景,“更不复、新亭堕泪”,反用“新亭对泣”,表达权者如此耽于佚乐,“借问孤山林处士,但掉头、笑指梅花蕊”是说像像林逋那样自命清高的士大夫不问国事,逃避现实,综上可见南宋君臣偏安一隅,不思恢复中原;“余生自负澄清志。更有谁、磻溪未遇,傅岩未起”,说的是有才华志向的人英雄无用武之地,可见统治者不重用人才; “国事如今谁倚仗?衣带一江而已”,说抗敌的军国大事要依靠长江天险来支撑,“便都道、江神堪恃”,直露的写出了统治阶级耽于享乐,不积极备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