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小儿垂钓》《舟过安仁》阅读答案

2019-08-09 18:57超越网

【甲】小儿垂钓
唐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乙】舟过安仁
南宋 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两首诗都抓住生活中的细微处来刻画儿童形象,请结合内容分别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甲诗写一个“蓬头稚子”“ 侧坐莓苔”的小孩学钓鱼时,路人相问,“小儿”却远远 就挥手不敢大声回答,因为怕应答把鱼儿惊散。诗人抓住这个细微的动作,把“小儿”钓鱼 时认真、专注的神态以及怕鱼受惊吓跑掉的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
乙诗写两个小孩收起竹篙,停下船桨,撑开伞,想利用风让船前进的瞬间,其行为中透出 了两小童的奇思妙想与童真。两首诗抓住了儿童生活的细微处,刻画出儿童的天真、聪明可爱。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首先要审清题目,找出“题眼”——儿童生活的“细微处”,然后,在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紧抓细节描写的关键词作答。《小儿垂钓》中的“遥招手”“ 怕”“ 不应人”,运用动作、心理活动描写,把“小儿”钓鱼时认真、专注的神态以及怕鱼受惊吓跑掉的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 舟过安仁》中的“收”“ 停”“ 张”,运用动作描写,写两个小孩收起竹篙,停下船桨,撑开伞,想利用风让船前进的瞬间,其行为中透出了两小童的奇思妙想与童真。两首诗抓住了儿童生活的细微处,刻画出儿童的天真、聪明可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