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秋夜·夜久无眠秋气清》阅读答案与解析-朱淑真

2019-07-03 23:17超越网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这首诗前两句侧重_________,后两句侧重________,表现了作者_______之情。
【答案】    (1). 叙事    (2). 写景    (3). 悲凉孤寂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加以赏析。
答:第三句中的“凉”字,最能体现诗人的感情。 “凉”字一语双关,照应题中的“秋”字,既写天凉,也写心境之幽寂。(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解答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作者、注释等全面解读诗歌。梳理诗歌的结构,概括诗歌的内容。前两句叙事。首句直奔诗题,各点“夜”“秋”二字,交代了时间、心态、环境。次句紧承“无眠”,写人事活动。既然辗转反侧难入梦,那么如何打发漫漫长夜呢?空房寂寥,红烛高烧,百无聊赖中,她只好剪烛花以消遣寂寞了。灯花频生当有赏心悦事,而她却无法消解眼前这幽情苦绪。后两句写景。第三句转折一笔,写床席之月影。一个“凉”下得独特,这是全诗的诗眼,照应首句的“秋气清”。从窗外梧桐树缝筛下的婆娑月影,斑斑驳驳地铺满了冰凉、空寂的床席,今夜谁会给她送来温暖呢?这情景怎不令人凉从心生!“满”字表面是写光影之浓,其实是写忧思满怀,剪不断理还乱的郁闷之感。末句写窗外梧桐之月,以景语作结,表达了诗人望月怀人的乍喜还忧的心理。想超脱而不得,“月”之明,恰好照出了人心深处无法擦拭的黯淡。“梧桐缺处”,这一背景形象的定格,暗含了思妇不得与意中人团圆的酸楚。全诗次序井然,逐层递进地反复渲染独处的苦闷、悲凉和孤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