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书情寄上苏州韦使君兼呈吴县李明府阅读答案-崔峒

2019-06-30 17:40超越网

书情寄上苏州韦使君兼呈吴县李明府
崔峒
数年湖上谢浮名,竹杖纱巾遂称情。
云外有时逢寺宿,日西无事傍江行。
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
谁念献书来万里,君王深在九重城。
【注】本诗作于崔峒晚年,当时在潞府功曹任上。题中“韦使君”指韦应物,“明府”即县令。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慨叹诗人自己任一闲职,因而乐得游山玩水、逍遥自在,可以摒弃做官的虚名,使平生之志得以实现。
B. 颔联概述诗人过去的潇洒生活,意趣颇似司空曙《江村即事》中的“钧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C. 颈联运用了两个典故,分别把李明府比作陶潜、把韦应物比作庾亮,夸赞两位友人清雅疏放的生活状况。
D. 全诗采用了移步换景、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寓情于景、寓情于事,含蓄地表达了以诗投赠的良苦用心。
15. 本诗首联说数年“谢浮名”,尾联又说万里来“献书”,这样表达矛盾吗?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14. D   
15. (1)不矛盾。理由如下:①从封建士大夫的理想来看,诗人自然希望能求取功名,报效朝廷,造福百姓,故“献书”是他伸展抱负的必然之举;②因事被贬,实出无奈,求诉无门,只能向好友韦使君和李明府“书情”,内心充满着委屈与怨愤;③“数年湖上谢浮名”只是被贬后故作旷达之举,其“竹杖纱巾”的隐者装束也是做给外人看的,诗人内心还是渴望得到君王的眷顾和提携。
(2)矛盾。理由:①诗中首联上句说数年来漂泊江湖,摒弃做官的虚名,下句“竹杖纱巾”说自己扮一个隐者,遥自在地生活,大遂平生之愿。可下文又说来献书,可见是“称情”与“不称情”的矛盾。②诗人想借“献书”来实现自己理想抱负,可是却不被赏识,“谢浮名”是无奈之举,这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③诗人借陶潜、庾亮的典故,来表明对友人韦使君和李明府“亦吏亦隐”生活的羡慕,同时稍露自伤不遇之情,又交织着“仕”与“隐”的矛盾。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及手法的综合赏析的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是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类的试题,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D项,“全诗采用了移步换景、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赏析错误,诗中没有使用移步换景、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含蓄地表达了以诗投赠的良苦用心”也不妥当,尾联直抒胸臆,诗人向两位朋友诉苦,怨自己运气不好,怨君王深居禁中,不能赏识自己的才干。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结合诗歌内容、意象、情感和创作背景来分析。作答时要先明确自己的态度,是“矛盾”还是“不矛盾”一般情况下,对于诗中出现的这两种情感,回答为“不矛盾”。明确态度以后,再根据诗歌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分条作答。如果确立观点“不矛盾”,首联“数年湖上谢浮名,竹杖纱巾遂称情。”据《唐诗纪事》及崔峒朋友们的诗文记载,崔曾登进士第,大历中任拾遗、补阙等职,后因事贬为潞府(治所在今山西襄垣县北)功曹,终被贬于州刺史,卒于贞元中期。从诗的作年和诗中语气来考察,这首诗可能即作于潞府功曹任上。功曹属于闲官,且诗人所居之地又远离朝廷,因而诗的上句说数年来漂泊江湖,摒弃做官的虚名,下句“竹杖纱巾”,是隐者装束,意思说自己逍遥自在地生活,大遂平生之愿。这也可以看做是作者的被贬后故作旷达之举,是做给外人看的, 从封建士大夫的理想来看,诗人内心还是渴望得到君王的眷顾和提携,虽然“谁念献书来万里,君王深在九重城”,但是作者“献书”是他想伸展抱负的必然之举。所以他被贬,求诉无门,向好友“书情”,虽然有委屈与怨愤,但可以理解为“献书”与“谢浮名”是不矛盾的,只是作者不同情感的交织。如果观点为“矛盾”,首联“数年湖上谢浮名,竹杖纱巾遂称情。”结合背景,分析诗的上句说数年来漂泊江湖,摒弃做官的虚名,下句“竹杖纱巾”,是隐者装束,意思说自己逍遥自在地生活,大遂平生之愿。可是尾联又说来献书,金圣叹批曰:“‘遂’字妙!妙!言亦既宽然有余,更无欠缺也。不知何一日何一故又要献书,遂又生出无数不称情”,可见情感矛盾。颈联“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作者以两位清雅疏放的古人,比喻两位同样雅洁的今人,说他们做官,不说政绩怎样,而说看花、对月,这样写主要是对他们“吏隐”生活的向往,同时稍露自伤不遇之情,流露出“仕”与“隐”的矛盾。尾联“谁念献书来万里,君王深在九重城”表现出作者虽然来“献书”, 想借“献书”来实现自己理想抱负,可是却不被赏识,满腹牢骚不平,诗人向两位朋友诉苦:我不远万里,到京城献书,谁知“君之门兮九重”,一片赤诚,难以上达天听,不为君知。这两句并不是“悔献书”,他对献书毫不悔恨,只是怨自己运气不好,怨君王深居禁中,不能赏识自己的才干,使得他不能象韦苏州和李明府那样,既能当官,又过着“潇洒送日月”的生活。这表现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