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王安石《登飞来峰》王之涣《登鹳雀楼》阅读答案与解析

2019-06-26 10:38超越网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上首诗表现了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下首诗则意含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更加努力的道理。
B. 上首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夸张,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下首诗一二句诗人运用朴素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表现了一幅宽广辽远的画面。
C. 上首诗的第二句,写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是虚写;下首诗中的“千里”“一层”,都是实指,写诗人目力所及的空间。
D. 上下两首诗都是在写景(或叙事)的基础上议论(或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
(2)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所展现的画面。
(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蕴含哲理,请说说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1)C
(2)示例: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
(3)示例: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其它答案,表意合理,也应酌情给分。)
【解析】试题分析:(1)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在整体感知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作答。从“欲”“更”的语义看,《登鹳雀楼》诗中的“千里”“一层”都是虚指,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据此,答案为C。
(2)此类试题解答要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具体意象,加上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对诗句内容进行生动形象地描绘,使之能呈现出“画面”效果,让人产生如临其境的感受,不能只对诗句进行简单翻译。
(3)考查对诗句的理解。“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意思是: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只因为人已经站在山的最高处。这里的“浮云”是指遇到的困难和挫折等。其蕴含着“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也表明人不要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只要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据此理解作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