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阅读答案与译文

2019-05-31 21:52超越网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①
杜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路云遮寺,青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②,我心悬旆正摇摇。③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注:①此诗作于开成四年(839)春,在宣州(今安徽宣城)做官的杜牧即将离任,回京任职。他的朋友、在宣州任判官的裴坦要到舒州(今安徽潜山)去,诗人便先为他送行,并赋此诗相赠。②的的:鲜明的样子。③摇摇:心神不定的样子。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首联色调明快,笔触简洁,交代了送行时间和环境,勾画出一幅“春郊送别图”。
B.颔联通过“云遮寺”“柳拂桥”这些景物,点明了诗人离任归京途中所见的景象。
C.颈联“君意如鸿”“我心悬旆”用对比手法,突出友人与诗人分别时的不同心境。
D.裴坦刚中进士,将前往舒州为官,他像鸿雁那样展翅高飞,踌躇满志,春风得意。
15. 虚实结合是这首诗的特色之一,请就这一特色赏析“九华山路云遮寺,青弋江村柳拂桥”。 (6分)

14.B.“点明了诗人离任归京途中所见的景象”错,颔联是想象友人裴坦赴任途中所见之景。
15.①“九华山路云遮寺”是想像中云雾缭绕的九华山路旁,寺宇时隐时现,是虚写;②“青弋江村柳拂桥”是眼前绿水环抱的青弋江村边,春风杨柳,轻拂桥面,是实写;③虚实结合流露出诗人对友人远行的关切和惜别时的依恋之情。

译文:
和煦的太阳照耀着大地,积雪大半已消融,解冻的路面布满泥泞,经冬的野草茁出了新芽,原野上一片青葱,马声洪亮,催促主人上路。云雾缭绕的九华山路旁,寺宇时隐时现,青弋江村边,春风杨柳,轻拂桥面。你的志向像鸿雁一样鲜明,踌躇满志,而我的心情却像悬挂在空中的旗帜般空虚。我们原来是一起从京城到宣州任职的,此时却不能一同回去了,在这风光明媚的春日里,我只身回到京城以后,将会感到非常寂寞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