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耿拾遗春中题第四郎新修书院
卢纶
得接西园会,多因野性同。
引藤连树影,移石间花丛。
学就晨昏外,欢生礼乐中。
春游随墨客,夜宿伴潜公。
散帙灯惊燕,开帘月带风。
朝朝在门下,自与五侯通。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卢纶的这首诗,客观上反映了中唐时我国早期书院春天生活的基本情景。
B.诗人能参加西园会,主要是因为与其他人一样有追求自由不驯顺的性情。
C.诗人运用了对偶、典故、写景等手法从多角度题写这所新修书院的生活。
D.诗人在末句表达了参加书院聚会的愿望,体现了卢纶读书交游的功利性。
14.答案:B项。
解析:B项错在对“野性”的理解上。“野性”在诗中的意思指喜爱自然,乐居田野的心性。“引藤连树影,移石间花丛”描写了书院的自然环境,“春游随墨客,夜宿伴潜公”描写的跟随墨客大德游山听讲的生活,潜公,本指晋代高僧竺道潜,以讲经著名。“散帙灯惊燕,开帘月带风”,描写了既使读书,也有燕子在傍,读累了就开门望远。散帙,指打开书卷读书。全诗多处都诠释了“野性”的含意。题项中将野性理解为追求自由不驯服的心性,与全诗核心内容不一致。
C项中的典故,在诗中有“晨昏”“潜公”“五侯”等。“晨昏”是晨省昏定的简称,本意指在早晨看望父母起床,在晚上给父母铺好床褥,侍奉父母之意。后也有诗借此典故表达家乡父母之意。“五侯”,指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这里指权贵豪门。
15.结合全诗内容,概括一下诗中反映那时书院的特点。(6分)
15.答案:
(1)书院的人员,大学问家、社会名士、上层权贵等。
(2)书院的地点,环境幽静、风景秀美的山野之中。
(3)书院的生活,独自静读、礼乐演习、交流讨论、结识名流、赏玩风景等。
翻译
同耿拾遗在春天里题写第四郎新修的书院
我能够在西园会上接识诸多名人,大多是因为与他们都具有喜爱自然乐居田野的相同志趣。牵引一根藤条连接着树影,移放一块石头将花丛隔开来。学业的成就是在远离父母之外地,欢乐的生起是在礼乐演习之内中。春游时随着大学问家一起,夜宿时陪伴着像潜公一样的大德共休。打开书卷读书点亮灯惊动了燕子,掀开帘子望远月光带着风照进屋里。天天在达官贵人门下,自然会与豪门大家交往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