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水调歌头·赋三门津》阅读答案与解析-元好问

2019-04-24 11:38超越网

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元好问
黄河九天上,人鬼①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②闲。
仰危巢,双鹄过,杳难攀。人间此险何用,万古秘神奸③。不用燃犀下照④,未必佽飞强射⑤,有力障狂澜。唤取骑鲸客⑥,挝鼓过银山。
注释 :①人鬼 :三门津黄河河面有人门、鬼门、神门。仅人门可以通船。②一峰 :指黄河中的砥柱山。③秘神奸 :禁闭神异怪物的地方。④燃犀下照:东晋温峤曾在牛渚山用火把窥探怪异。⑤佽飞强射:春秋时楚国勇士佽飞曾仗剑飞入江中刺杀两蛟。⑥骑鲸客 :指李白。⑦银山:比喻涌起的波涛。
14. 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怒”字写出黄河咆哮奔涌,天地万物都可能被冲决的逼人气势,反衬出砥柱山昂然挺立的伟姿。
B. 上片写景由近及远,由大到小,有远景的摄取,也有特写镜头的推现,画面交替出现,层次井然。
C. “仰危巢”三句,反用苏轼《后赤壁赋》中“攀栖鹘之危巢”的句意,写出了砥柱山的高峻艰险。
D. 本词笔力雄健,气势纵横,想象丰富。写景抒情,融为一体。谋篇布局上下回应,环环相扣。
15. 清代叶燮《原诗》中称此作品“舒写胸臆,发挥景物,境皆独得,意自天成”,请结合本词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14. B
15. 上片写黄河险峻壮观的气势,反衬中流砥柱山傲风浪、挺天地的伟姿。下片承接上片景物描写,三门峡纵是如此惊险,他也要唤取像李白这样的高士,击鼓穿过风浪。表现作者不惧艰险、乐观豁达的气质和不凡抱负。作者以奇横之笔势,写雄阔之壮景,抒博大之情怀。写景抒情,浑然一体。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B项,“由近及远”应是“由远及近”。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诗歌中表达技巧和表达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应明确:这类的题目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和表现手法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本题中,上片“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闲”,此处主要是写景,重点写黄河险峻壮观的气势,反衬中流砥柱山傲风浪、挺天地的伟姿。下片“仰危巢,双鹄过,杳难攀。人间此险何用,万古秘神奸。不用燃犀下照,未必佽飞强射,有力障狂澜。唤取骑鲸客,挝鼓过银山”,重点是抒情,承接上片景物描写,三门峡纵是如此惊险,他也要唤取像李白这样的高士,击鼓穿过风浪。表现作者不惧艰险、乐观豁达的气质和不凡抱负。作者以奇横之笔势,写雄阔之壮景,抒博大之情怀。写景抒情,浑然一体。

简析
《水调歌头·赋三门津》是金末元初元好问的作品,这是一首抒发情怀之作。词中通过描写三门津的雄奇壮丽,让词人对大自然的美好和黄河的气势磅礴有感而生,其间也寓托了词人在国家危难之秋,以力挽狂澜为己任的自豪和自信。
这是一首赋写三门峡雄险气势的词篇。在历史上,三门峡以其奇伟险壮而名世,吸引着无数骚人墨客赋诗为文,留下了不少名篇佳制。元氏此作,笔力雄放,气势纵横,想象丰富,实为历代咏三门峡作品中难得的名篇。

【翻译】
  黄河之水似乎是从天上而来,黄河之险让人鬼都要俯瞰而欲过不敢。大风起时,波涛汹涌,怒浪滔天,飘飞的浪花在阳光下闪闪发亮。黄河水所掀起的水浪高过那吕梁山,水浪声势之状可比那八月的钱塘潮,横空之下,一洗尘寰。黄河水浪冲斥万象,但是中流的砥柱山面对滔天巨浪,却依旧气定神闲。
  砥柱山之高峻,如那危巢,难以攀援。人间有这样的险处有何用呢?原来是为了测辨忠奸。无须“燃犀下照”看水下美景,也不必像做飞用力拉弓,便可力挽狂澜。呼唤那个骑鲸客,击着鼓飞过银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