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晁补之《忆少年·别历下》阅读答案及翻译

2024-02-29 08:52超越网

忆少年·别历下①
晁补之
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
罨画园林溪绀碧。算重来、尽成陈迹。刘郎②鬓如此,况桃花颜色。
[注]①此词为词人谪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告别历下时所作。②刘禹锡诗有:“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刘禹锡从朗州被召回京,作桃花诗讽刺当时掌管朝廷大权的新官僚,同年又贬往连州。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起笔三句以白描手法突出漂泊者的凄凉,连用三个“无”字更增漂泊者的悲哀。
B.“南山”两句点出题旨,南山相送,无限依恋,却被高城隔断,又添一层哀伤。
C.“罨画”句写长安风光,接着词人想象昔日林泉胜景俱为陈迹,不禁感慨万千。
D.词人借刘郎典故抒发好景不常、华年空过的感喟,也暗含受当权者排挤的不满。
16.古人评价说:“晁词时有健句豪语”,“与轼可肩随”。你认为本词有这样的特点吗?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5.C

16.没有。①此词不属于豪放词一类,风格更倾向婉约。

②词中“官柳”“画舸”“南山”等意象没有豪健之气,更见清丽秀美。

③词人抒怀也并非壮志豪情,而是离愁别绪,以及年华易逝的喟叹,情意缠绵。

【解析】

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内容和赏析艺术技巧的能力。

C.“长安风光”错,“罨画园林溪绀碧”赞历下林泉景胜,所以所写为历下风光。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写作特色的能力。

首先回答有没有“与轼可肩随”的“健句豪语”,可回答“有”,也可以回答“没有”。总体看本词更显婉约,建议回答“没有健句豪语”,不能与苏轼相比。

然后结合诗句加以理解,扣到婉约即可。

结合题目“忆少年·别历下”分析,这是一首伤别之作,写作者离开历下城时的感受,在依依不舍中感叹世事无常,年华易逝。总体风格接近于婉约派。

上阕大意是:柳树一片,一望无边,画船不知人间离情,依然载着四方来客四处游荡,挂起远航的征帆。只有南山有情有意,在两岸来相送,只是高城处的佳人,却被山水隔断了视线。起笔三句以白描手法突出漂泊者的凄凉,连用三个“无”字更增漂泊者的悲哀。“南山”两句点出题旨,南山相送,无限依恋,却被高城隔断,又添一层哀伤。“官柳”“画舸”“南山”等意象都是典型的离别场面,承载的是离愁别绪,下阕开头句“罨画园林溪绀碧”写两岸风光如画,秀丽动人,园林溪水一片水色青青,明净透彻,更见清丽秀美,词人想象昔日林泉胜景俱为陈迹,不禁感慨万千,没有豪健之气。

结尾四句“算重来、尽成陈迹。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大意是:就算能重新游一遍旧地,也物是人非,成为过眼云烟,到处飘泊,刘郎的鬓发已花白如斑,人已苍老,何况桃花的青春?词人借刘郎典故抒发好景不常、华年空过的感喟,也暗含受当权者排挤的不满。感慨物是人非,美好、青春不常在,给人带来的是伤感情绪,可见词人抒怀也并非壮志豪情,而是离愁别绪,以及年华易逝的喟叹,情意缠绵。



翻译
柳树一片,一望无边,画船不知人间离情,依然载着四方来客四处游荡,挂起远航的征帆。只有南山有情有意,在两岸来相送,只是高城处的佳人,却被山水隔断了视线。
两岸风光如画,秀丽动人,园林溪水一片水色青青,明净透彻。就算能重新游一遍旧地,也物是人非,成为过眼云烟,到处飘泊,刘郎的鬓发已花白如斑,人已苍老,何况桃花的青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