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登子重到故居①(其一)
张岱
里②中曾屡到,不忍看荒庐。乔木惊新伐,斋名想旧除。
犹思牵幌入,恍忆出门初。牖③下三竿竹,依依尚识余。
【注释】①张岱二弟张登子住在富阳,那里有张家田产,张岱常前往探亲。本诗为明亡之后,诗人重游旧地之作。②里:住宅。③牖:窗。
10.下列诗句与本诗的情感基调最为接近的一项是(2分)
A.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B.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C.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D.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1.尾联为什么要写“三竿竹”?(3分)
答
1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主题。此诗写了作者张岱探望弟弟张登子,重游故居,看到旧日茅屋以及周围荒凉景象,抒发国破家亡之苦。
A.此句写出了诗人罢官回乡后处境寂寞、窘迫、冷落的生活现状,但诗人却“不自哀”,展现出一种乐观豪放之气,深沉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
B.“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一句表现了词人对世事沧桑的感喟:经历国破家亡的流离之苦,看破尔虞我诈的宦海沉浮。
C.此句表达思乡之情。
D.此句抒发友人迟到,诗人等待之中的心烦意乱之感。
故选:B。
11.【答案】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借竹子识人来抒发作者对国破家亡的感慨,对明朝故国的怀念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牖下三竿竹,依依尚识余”意思是窗户下面的三棵竹子,模模糊糊中,尚能认出我来。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借竹子识人这个意象来抒发作者对国破家亡的感慨,对明朝故国的怀念之情。
译文:
这座宅子我曾经经常到来,这次来了我不忍心看它的荒凉。新生的数目又被砍伐了,书斋的旧名字也想除去了它。还想着打开门帘进去时,恍惚又记起了刚出门时的样子。窗户下面的三棵竹子,模模糊糊中,尚能认出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