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田词五首①
王禹偁
其二
杀尽鸡豚唤劚②畲,由来递互作生涯。
莫言火种无多利,树种明年似乱麻。
其五
畲田鼓笛乐熙熙,空有歌声未有词。
从此商於③为故事,满山皆唱舍人④诗。
[注]①北宋淳化二年,诗人担任商州(今陕西商县)团练副使时所作。当时商州荒僻,仍采用刀耕火种的原始方法。畲(shē)田:烧荒垦田。②劚(zhú):用刀、斧等工其砍削。③商於(wū):古地名,在今陕西商县、河南浙川县一带。④舍人:作者自称。
15. 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们宰杀家禽,呼唤招待前来帮助垦田的乡亲,表现了热情互助的淳朴民风。
B. 烧荒垦田的耕种方式虽然受到质疑,但当地的农人有自己独特的认知和判断。
C. 在劳作的过程中,人们自娱自乐,奏乐歌唱,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D. 虽身为地方官员,但诗人融入民间,依照农人曲调填词,表达劳动者的心声。
16. 这两首诗与杨万里的《插秧歌》在内容上有哪些异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
15. C .“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错,劳动时唱歌,表现出农人的乐观心态及对劳动的热爱,选项过度解读。
16. 同:都描写了热火朝天的集体劳动场景。
异:①《插秧歌》细致描写了劳动的分工和过程,全面表现了劳动的情景;而这两首诗各选取一个场景加以描写,以点带面表现劳动者的精神状态。②《插秧歌》描写了劳动的辛劳艰苦,而这两首诗没有表现这一内容。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阅读之比较诗歌内容的能力。
同:“杀尽鸡豚唤劚畲,由来递互作生涯”“畲田鼓笛乐熙熙……满山皆唱舍人诗”,山民畲田,群体耕作,大家在热火朝天劳动中感觉到了自力更生、劳动自给、互助合作的快乐;杨诗着力写雨中抢插稻秧,该诗生动地描绘了江南农户全家总动员插秧的情景;田夫、田妇、大儿、小儿各有分工,拔秧、抛秧、接秧、插秧,紧张忙碌而秩序井然。三、四两句进一步点明雨中抢插。以“兜鍪”和“甲”分别比喻“笠”和“蓑”,充溢着一股火药味儿,正暗示抢插稻苗无异一场紧张的战斗。
异:《插秧歌》细致描写了劳动的分工和过程。“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这分工何等明确,何等精细。拔秧活轻,小儿干,接秧也轻,田妇干;比较起来,抛秧插秧活重,田夫和大儿干。“抛”、“接”、“拔”、“插”,四个动词,准确具体。尤以“抛”字最妙,活画出秧束雨中飞舞的情态。只两句,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跃然纸上。五、六两句“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老人来叫他们吃早饭,(抢插何其早,自在其中),让他们歇那么小小一会儿,却无人动作,无人答话,似乎对田埂上的呼唤置若罔闻,连抬头看一眼的工夫也没有。不如此,便写不出抢插的紧张程度。诗歌全面表现了劳动的情景;
这两首诗各选取“火种”和“畲田鼓笛”的场景加以描写,由此带出“由来递互作生涯”“乐熙熙”“满山皆唱舍人诗”的思想和场面,表现劳动者的精神状态。
《插秧歌》中“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描写了劳动者忙着插秧连饭都顾不上吃的辛劳艰苦,而这两首诗没有表现这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