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桂枝香·寄扬州马观复阅读答案-刘辰翁,吹箫人去。但桂影徘徊,荒杯承露

2021-09-26 16:06超越网

桂枝香·寄扬州马观复
刘辰翁
吹箫人去。但桂影徘徊,荒杯承露。东望芙蓉缥缈,寒光如注。去年夜半横江梦,倚危樯、参差会赋。茫茫角动,回舟尽兴,未惊鸥鹭。
情知道、明年何处。漫待客黄楼,尘波前度。二十四桥,颇有杜书记否。二三子者今如此,看使君、角巾东路。人间俯仰,悲欢何限,团圆如故。
[注]刘辰翁,南宋末年著名诗人。宋亡不仕,隐居而终。情知道:情知。漫:徒,空。杜牧曾在扬州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有“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等诗句传世。角巾:借指隐士或布衣。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阕开篇就描写了月光下孤寂、清冷的景象,为整首词奠定了感情基调。
B.作者忆月夜泛舟,虽景象有异,却有着与“惊起一滩鸥鹭”一样愉快的心情。
C.下阕化用前人诗意入词,用虚拟手法扩大诗境,呈现出含蓄深沉的特点。
D.下阕重在抒发感情,同时也不乏议论色彩,如“人间俯仰”“悲欢何限”。
15.这首词原有小序“时新旧侯交恶,甚思去年中秋泛月,感恨杂言”,请结合下阕谈谈你对“感恨杂言”中“感恨”的理解。(6分)


14.B
15.①外族入侵,国家残破,给词人带来难以磨灭的悲伤。②与朋友、亲人难以团聚,四处漂泊的痛苦。③对未来前景难以企望,凄苦思绪萦绕心头。(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