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清明前一日阅读答案-李渔,正当离乱世,莫说艳阳天

2020-06-29 16:13超越网

清明前一日(清)
李渔①
正当离乱世,莫说艳阳天。
地冷易寒食,烽多难禁烟。
战场花是血,驿路柳为鞭。
荒垅关山隔,凭谁寄纸钱?
【注】李渔(1611-约1679),清代剧作家及戏剧理论家。顺治二年(1645 年),清军攻占南京,南明弘光政权灭亡。顺治三年(1646年),清军攻占金华并屠城,民族英雄朱大典全家自焚,诗人逃入深山,作此诗。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清明之前是寒食节,这首诗是诗人对战乱时期的寒食节的社会实录,具有诗史的性质。
B. 颔联写春寒料峭,诗人在战火连天、辗转颠簸的避乱生活中,吃冷食来纪念寒食节。
C. 颈联用比喻手法,写春天的红花绿柳,犹如战场上死伤者的鲜血和催马厮斗的鞭子。
D. 尾联诗人感叹关山阻隔,无法祭扫,恨战乱,念祖上,悼英雄,言简意深,诗短情长。
15. 本诗从逃难者的视角来写,把客观现实和主观感受完美交融,请结合诗歌前三联简要赏析。(6分)


14. B B 项,难民颠沛流离,无法熟炊,只能食生冷之物度日,不是为了纪念寒食节。
15. ①首联,“离乱世”是对严峻的客观现实的概括:“莫说艳阳天”则是主观感受,正当离乱时世,哪有闲情逸致去欣赏美好春光呢?
②领联,是对动荡生活的客观描绘,难民们颠沛流离,只能食生冷之物度日,寒食节本来不准生火,可是今年偏偏烽火遍地,狼烟四起。一“易”一“难”,逃难之苦,哀伤彷徨之情,蕴蓄于字里行间。
③颈联,“战场花”“驿路柳”是客观的自然现象,“花是血”“柳为鞭”则是流民心惊肉跳的主观感受。情与景完美交融,赋予春天的自然景色以深刻的社会内容。
解析:首联“正当离乱世,莫说艳阳天”作者首先写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环境——离乱世,而现实环境则影响到了作者的主观感受,因为战乱的纷扰,作者已没有闲情逸致来欣赏艳艳高照的春天美景。而颔联“地冷易寒食,烽多难禁烟”则是对客观事实的描写,同时也带有一种自嘲的味道。寒食节根据风俗只能吃生冷的食物,但此时的逃难民众却不是为了过寒食节而吃冷的食物,而是因为逃难在野外,无法生火而不得不吃生冷的食物,同时,寒食节本来不准生火,可是今年偏偏烽火遍地,狼烟四起。作者通过这两句写出了逃难之苦。颈联“战场花是血,驿路柳为鞭”则是将客观现实和主观感受完美的结合了起来,战场上盛开的花朵在难民的眼里是让人触目惊心的鲜血,而清明时节的依依柳枝则成了抽打在身上的皮鞭,此联写尽了离乱世中人们的感受,给读者以深刻的震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