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宿左省①
杜甫
花隐掖垣②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③,因风想玉珂④。
明朝有封事⑤,数问夜如何?
【注】:①这首五律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至德二载(757)九月,唐军收复了被安史叛军所控制的京师长安:十月,肃宗自凤翔还京,社甫于是从鄜州到京,仍任左拾遗。唐时左拾遗掌供奉讽谏,大事延诤,小事上封事。②披垣:门下省(左掖)和中书省(右掖)位于宫墙的两边,像人的两腋,故名。③金钥:即金锁。指开宫门的锁钥声。④玉珂;马勒上的装饰品。⑤封事:臣下上书奏事,为防泄漏,用黑色袋子密地,因此得名。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从值宿所见所闻写起,由近及远,描写自然真切。两句字字点题,写花写鸟是点“春”,“花隐”和“栖鸟”点明“宿”。
B.颌联,由暮至夜,写夜中之景。虚实结合,形神兼备,语意含蓄双关。两句既写景,又含情,在结构上是由写景到写情的过渡。
C.颈联,描写夜中值宿情形,实写听到开宫门的锁钥声与百官骑马上朝的马铃响。两句表现了诗人勤于国事,唯恐次晨耽误上朝的心情。
D.全诗八句,自暮至夜,自夜至将晓,自将晓至明朝,叙述详明而富于变化,描写真切而生动传神,表现了他居官勤勉,一心为国的精神。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义?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是什么样人物形象?
14.【参考答案】C,实写错误,这两句说他值夜时睡不着觉,仿佛听到了有人开宫门的锁钥声;风吹檐间铃铎,好像听到了百官骑马上朝的马铃响。这些都是想象之辞,属于虚写。
15.【参考答案】“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第二天早朝要上封事,心绪不宁,所以好几次讯问宵夜时辰几何?(2分)最后两句交待“不寝”的原因,继续写诗人宿省时的心情。 “数问”二字,则更加重了诗人寝卧不安的程度,诗人忠勤形象寓于言表。(2分)刻画了一个居官勤勉,尽职尽忠,一心为国的人物形象。(2分)
诗意
左偏殿矮墙遮隐花丛,日已将暮,投宿的鸟儿,一群群鸣叫着飞过。星临宫中,千门万户似乎在闪烁,靠近天廷,所得的月光应该更多。夜不敢寝,听到宫门开启的钥锁,晚风飒飒,想起上朝马铃的音波。明晨上朝,还有重要的大事要做,心里不安,多次地探问夜漏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