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秋兴八首(其六)阅读答案-杜甫,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2019-11-04 22:36超越网

秋兴八首(其六)①
杜甫
瞿塘峡口曲江头②,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③。
珠帘绣柱围黄鹤,锦缆牙樯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注:①本诗是安史之乱后诗人杜甫寓居四川夔州时所作。②瞿塘峡:三峡之一,在夔州东。曲江:在长安南。③花萼,即花萼相辉楼,在长安兴庆宫内。唐玄宗为方便游赏,自兴庆宫筑夹城复道,直通曲江芙蓉园。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是
A. 此诗是杜甫困居夔州时,对失陷之后的长安的追思,虽衰损颓唐,却语言浓丽。
B. 颔联回忆玄宗当年的游宴与安史之乱的爆发,含蓄暗示了致乱的原因,语意含蓄。
C. 颈联写楼亭富丽、游船往来、水鸟飞舞等奢华堂皇的实景,可见当年长安富奢。
D. 尾联写对曲江歌舞地的回顾,表达对国事衰颓的痛惜,也是对兴亡盛衰的感叹。
15. 金圣叹在《杜诗解》中评论杜诗:“可痛可悲,使人心尽气绝。”请谈谈你对此诗首联的理解。


14. C 
15. (1)此句写自己在瞿塘峡口联想曲江。瞿塘峡口的秋色,是眼前的景色,而曲江头的秋色是心中想象。(2)虚实相映,寓情于景,用暗指战乱的“万里风烟”连接成两地萧森秋景。(3)“万里风烟”句,表达了刻骨悲伤与无限惋惜之情,也隐含委婉斥责之意。

解析
【14题详解】
此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C项,“颈联写……的实景”错误,颈联是回忆长安当年情况。故选C。
【15题详解】
此题考核综合赏析诗句的能力,要求谈对首联的理解,答题时注意从内容和手法的角度分析,此诗从内容看,由“万里风烟”和注释中的“安史之乱后诗人杜甫寓居四川夔州”可知诗人的家国之悲;从手法看,瞿塘峡口的秋色,是眼前的景色,而曲江头的秋色是心中想象,虚实相映;借“万里风烟”“萧森秋景”表达自己的悲伤之情属寓情于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