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去蜀阅读答案-杜甫,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

2019-01-18 17:50超越网

去蜀·五载客蜀郡
杜甫①
五载客蜀郡②,一年居梓州。
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
万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
安危大臣在,不必泪长流。
    【注】①这首诗当作于永泰元年(765)。这年4月,严武病死;5月,杜甫离蜀。②蜀郡,即成都。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开头两句,诗人回顾六年流寓之足迹,万千感怀尽在其中。
    B.颔联写关塞险阻不能北返长安,只好远游潇湘,可见离蜀之不得已。
    C.第五句诗人回顾世事,一无所成,可已黄发满头,表明哀伤至极。
    D.“残生随白鸥”,即与鸥鸟相亲相随隐居湖山。此句与“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意同。
15.明人王嗣奭评此诗“结语乃失意中自宽之词”,请结合此句对尾联做简要分析。(6分)


14.D (残生随白鸥,在本诗中为漂泊之意。)
15.(1)尾联看似自我解脱自我宽解,实是位卑忧国理想难酬的失意之语。(2分)
(2)尾联字面说社稷安危自有大臣负荷,自己不必泪水长流!看似自宽。(2分)实则在说,所谓的大臣承担不起国家安危的重任,而自己心怀“致君尧舜”的理想久遭扼杀,国之将覆,不能不忧心流泪。实为失意。(2分)(共6分)

 参考译文:
      在成都客居了五年时间,其中一年还是在梓州(四川三台)度过的。当前到处兵慌马乱,关山交通阻塞,我为什么反要远潇湘作客呢? 回顾平生万事,一无所成,可头上发丝已由白转黄,表明身衰体弱之极;而展望此去前程,又是那么渺茫难测,只能以抱病残生象江上白鸥一样到处飘泊了。国家安危的大计,自有当政的王公大臣支撑,我这个不在其位的寒儒何须杞人忧天,枉自老泪长流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