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每个人都有秘密,隐私保护逐渐成为社会共识;大自然也有秘密,科学探秘已经成为时代热潮。
【解析】
题目分为两个部分,前者谈的是人的隐私,后者谈的是大自然的奥秘。两者的共同点是:这都是秘密,不为他人所知的。材料向我们呈现的现象是:当下对于前者的保护越来越多,对于后者的“揭秘”越来越多。那么考生首先应该先分析一下两者在同为“秘密”之外的不同。
对于人的隐私,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应该保护的,而生活中侵犯个人隐私的事件层出不穷。比如电影《搜索》中的高圆圆,因为身体原因没有给老人让座,最后却被“人肉搜索”。
个人隐私受到极大的侵犯。信息时代,很多对隐私的侵犯借助网络的保护伞肆无忌惮地发酵,成为一种新的暴力。
“每个人都有秘密”,这里的人,可以简单分为几种:公众人物(如明星)、犯了错的人、因为舆论无故受到牵连的人,以及每个普通人。这里先以“犯了错的人”为例,犯了错的人最容易受到舆论的谴责,而人们的关注点有时候却不在事件本身,而站在正义的制高点上,对其人进行全面的“审判”与窥视。即使是罪犯也拥有犯罪行为以外的隐私权,更有甚者牵连到无辜者,比如前段时间沸沸扬扬的“见义勇为被拘留”事件,不少“热心人”的关注点竟然是被侵犯者是否在夜总会上班。这样匪夷所思的注意点背后,是一种拿他人隐私来“消费”、“消遣”的错误思想和风气。
而除了上述几种人,其实,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我们每个人的隐私都在不知不觉间被“泄露”。互联网的用户画像,你的每一次搜索背后,数以万计的程序设计者对你消费习惯的分析、向你推送“量身定制”的服务,伴随着这种贴心便捷的,正是对我们数据隐私的窥探。如何保护这种新时代的隐私侵犯,可以成为考生思考的一个新的切入点。
再从大自然角度说,大自然世界的奥秘,究竟是一探究竟好,还是不尽知的好?对于人的隐私,和自然的隐私,可以先界定一下。其实后者更像是去“了解”,而不是去偷窥”。两者的目的性不同。探秘自然的隐私,大部分的出发点是想了解自然,进而更好地与自然共处。但是在探秘自然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度”的把握,有所为有所不为。就像之前13年的高考作文题“山洞蝴蝶”,因为人类的到访,改变了蝴蝶的栖息环境。小小的改变可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再比如一些科学探秘节目播出以后,一些原生态的自然净土,迎来了大波游客,破坏了生态平衡。这都不是探秘自然的初衷。对于一些珍稀的自然环境,在没有条件探秘之前,盲目的到访就是一种伤害。虽然可能会让人心存遗憾,但是,这种情况下,对于自然的真相,不知,不尽知,亦是一种热爱吧。
当然,科学探秘也不仅仅指探索自然,还有探索宇宙和很多科学的未知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