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他小时候就展示出超长的绘画才华,又拜大画家沈周为师,学习勤奋刻苦,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赞誉。唐伯虎渐渐地产生了骄傲自满情绪,沈周看在眼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开窗户时,才发现自己用手开的窗户竞是老师挂在墙上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画技大成。
班级计划举行班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唐伯虎和沈周二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立意分析
唐伯虎角度:
向谦虚的唐伯虎因为沈周的称赞而自满,得出:要正确面对别人的称赞,人不能自满,谦虚是促进学习的正确态度,骄傲自满阻碍进步,等等。
唐伯虎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得出:懂得自省,懂得自察,自我纠错,自我认知能力也很重要,等等。
沈周角度:
沈周不是直接说教,而是通过画窗让唐伯虎认识到自己画艺的不足,得出:教育需要艺术,不直接说教效果更好,让学生自我认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