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2021年北京高考作文:以“论生逢其时”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2021-08-28 14:21超越网

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时代,每个人在特定时代中的人生道路各不相同。在同一个时代,有人慨叹生不逢时,有人只愿安分随时,有人深感生逢其时、时不我待……
请以“论生逢其时”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以时代为背景,以不同人的不同人生道路为切入角度,列举了各种看待人生的态度,要求考生以“论生逢其时”为题写作,考查了考生理解材料、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一时代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态度,生不逢时、安分随时、生逢其时这三者之间,具有鲜明的色彩差别。写作时,可以将重心放在第三种人生态度上。赶上了最好的时代,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奋斗,尤其是青年,更应该以时不我待的热情投身到建设国家的大潮中去,这样,才能不辜负这个美好时代。
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
1.生逢好时代,吾辈当奋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之路是一帆风顺的,青春的底色永远离不开“奋斗”两个字。生逢美好时代,唯有奋斗,才能留下深深的印记;唯有奋斗,才能永葆青春的朝气。
2.践行报国之志,成就最好自己。生逢其时,不敢辜负韶华;做好自我,助推家国兴盛。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之中,每一个个体都应该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潮之中,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用自己的方式向青春致敬。
3.担负历史使命,展示时代情怀。时代给予我们成长和发展的机会,我们当担负起历史的使命,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去面对生活,以丰盈的时代情怀回报社会,这样,才能为“中华号”巨轮劈波斩浪提供不竭的动力。

论生逢其时
生逢其时,生者,运也;逢者,适也;其时,时代也。所谓生逢其时,即为生于合适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所处的时代中绽放光彩,每个人都可以生逢其时,只要将每一个独立的个体融于时代运转的旋涡里。
晚唐诗人罗隐曾于《筹笔驿》中落墨:“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他将“时”与“运”联系在一起,感叹个人在时代浪潮中的无力感与渺小。然而,“运”只是个人难以预测的生命历程,而“时”则为时代大背景下的机遇与可能,二者并不等同,自然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否认了生不逢时的想法。翻开历史文献,回忆汉文帝开创“文景之治”时,虽于百姓为安居乐业、广纳善言的时代,却仍存“屈贾谊于长沙”的情形;东汉初年光武帝时期百废待兴,适逢才学志士得以一展青云之志之时,然仍“窜梁鸿于海曲”;汉武帝盛世时期,然仍存“李广难封”……每个人都处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之下,不论是百废待兴,抑或繁华盛世,人人都可以将个人命运寓于时代浪潮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生逢其时”。
饮冰室主人曾写道:“红日初升,其道大光。”纵览古今,生逢其时,是苏秦在战国时期苦练游说,连横诸国,佩六国相印,实现鸿鹄之志;是陆游在南宋动荡时期,不苟且偷安,抗击外敌保家卫国;是大唐玄奘在交通不便的时期仍乘危远迈,杖策孤征,最终到达印度,取得真经……回首过往,感怀今昔,生逢其时,亦是科学家颜宁在科学领域的不断探索,对科研的充分热爱;抑或是聂鲁达深切体味人民所受的压迫,把对全人类的同情写进诗歌中;同时也是蒋勋以诗意的眼光观照一草一木,将自然之美诉诸笔端……他们,用自己的一份份星火之力汇成磅礴伟力,将个人搭乘到时代列车上,这些不都是生逢其时的充分体现吗?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四十年筚路蓝缕,七十载长歌未央。百年风光,山河巨变。有人慨叹生不逢时,竞争激烈,难以取得自己想要的成绩;有人只愿安分随时,在自己的舒适圈里混日子。然而,我们需要这个最好的时代,时代也需要最好的我们,我们应抱有生逢其时、时不我待的心态去融入时代潮流,借发展东风实现个人理想、回报社会期望、实现祖国愿望,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实现鸿鹄之志。
著名学者崔卫平曾说:“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愿吾辈青年生逢其时,时不我待,寓于时代变局中,发光发热,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高分启示
1.主题鲜明,文情并茂。本文从对“生逢其时”这一词语含义的理解切入话题,围绕“时”与“运”的辩证关系展开讨论,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生发出人人都可以将个人命运寓于时代浪潮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生逢其时”的人生感慨。
2.文章雅致,层次清晰。本文主线分明,谈古论今,过渡自然,逐层深入,紧紧围绕“生逢其时”展开论述,论据丰富,安排得当。论证过程环环相扣,无懈可击,思路顺畅,逻辑性强,非常具有说服力。文章思维如此清晰,堪称典范。
3.文白相间,错落有致。本文语言多用修辞手法,排比句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对偶句增强了文章的绮丽。遣词造句,自然流畅,毫无雕琢的痕迹。作者语言积累很是丰富,名言警句,信手拈来,浑然天成,可谓字字珠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