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日月其迈,岁律更新。大风泱泱,大潮滂滂。百年大党初心如磐,亿万人民使命在肩。时间属于奋进者,历史属于奋进者。漫漫征途,哪一步不是闪耀着为民服务的孺子牛精神?哪一步不是激扬着创新发展的拓荒牛豪情?哪一步不是挥洒着艰苦奋斗的老黄牛汗水?
材料二:
真正的勤勉,从来不是盲目地忙,而是时时有所创造、事事有所成就、处处有所精进。
阅读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想?请结合材料联系实际生活谈一谈你的想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文体自定,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审题】材料一引用《人民日报》元旦献词内容,介绍了“新时代”这一背景;然后引出“三牛”精神这一核心话题。材料二则从一个更具体的角度对“勤勉”作了阐释,指出“时时有所创造、事事有所成就、处处有所精进”才是真正的勤勉。两则材料中,材料一为前提,是行文的主要立论点,材料二是具体做法。“结合材料”告诉我们写作时要紧密结合材料中的“三牛”精神和对“勤勉”的阐释,“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中看到的、碰到的例子来谈论,避免空泛。
【立意】
争做“拓荒牛”,实现新发展;发扬“黄牛”精神,深耕奋斗沃土;甘做“孺子牛”,全心为人民;奋进新征程,争当创新发展拓荒牛,等等。
【素材】
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老黄牛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成长成才、成就人生、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发扬老黄牛精神要拿出“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水打山崖,风过林海。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正是因为有一大批老黄牛式的共产党员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奋斗不息,党的事业才破冰前进,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更是强国的希望。
2.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艰苦奋斗,不仅体现在勤俭节约上,还体现在有吃苦精神和钢铁意志上,自觉做到环境再苦也不退缩、劳作再累也不懈怠,始终以组织需要为第一选择。如果让我烧炭,就去做张思德;如果让我守岛,就去做王继才。不论岗位有多么艰苦、工作有多少困难,只要一声令下,就听令景从,服从命令不讲条件、执行命令不打折扣。应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不惧艰险、勇往直前,像长征将士那样“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像高原官兵那样“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像戍边指战员那样“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为了国家安宁和人民幸福,乐于负重前行。还须注重以苦砺己,把艰难困苦作为成长路上的“磨刀石”,在“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中锤炼意志,在“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中砥砺精神,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中淬火强能,让人生因磨砺而精彩,因奋发而有为。
3.发扬老黄牛精神,就要前仆后继、滴水穿石,做持之以恒的“事业坚守者”。“一滴水,既小且弱,对付顽石,肯定粉身碎骨。它在牺牲的瞬间,虽然未能看见自身的价值和成果,但其价值和成果体现在无数水滴前仆后继的粉身碎骨之中,体现在终于穿石的成功之中。”领导曾这样赞美滴水穿石精神。“我从小放牛,知道牛的脾气,牛好得很,出力最大,享受最少,我就心甘情愿为党、为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这是铁人王进喜的名言。从石油大会战中“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钢铁誓言;到时代楷模张富清“那么多战友都牺牲了,比起他们,我有什么资格显摆自己的功劳?”;再到“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 “两弹一星”的精神品格……他们都能像老黄牛一样一步一个脚印,聚沙成塔、积水成渊、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为绘就更新更美的发展图景贡献磅礴的力量。
例文:
奋进新征程,争当创新发展拓荒牛
2021年1月6日,我国新型时速350公里复兴号高寒动车组亮相,可适应零下40摄氏度的运行环境;同一天,我国第一架大型人工影响天气无人机“甘霖—Ⅰ”成功首飞,突破了大型无人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关键……新的一年,神州大地处处激荡着创新实干的铿锵旋律。
在不久前的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中央领导人强调我们要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勇前进。新蓝图振奋人心、新开局蓄势待发,尤需我们发扬创新发展拓荒牛的精神,在新征程上敢闯敢试、开拓创新。
争当创新发展拓荒牛,离不开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在一片前人未曾开发的土地上耕耘,必定会遇到一些新情况、碰到一些新问题。如果因循守旧、畏难不前,事业发展不可能打开新局面。只有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才能妥善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没有先例可循就创造先例,没有经验可鉴就先行先试。深圳创造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的背后,就是创新创造的活力奔涌,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敢闯敢试。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没有亿万人民的首创精神,就没有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新形势下,只有大力发扬创新发展拓荒牛的精神,只有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才能收获别样的风景。
争当创新发展拓荒牛,还要有持之以恒的干劲。从荒地到良田,从低产到丰产,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经过长期不懈的辛勤耕耘和精心呵护。遥想上世纪五十年代,先后由14万转业复员官兵、10万大专院校毕业生、20万内地支边青年、54万城市知识青年组成的垦荒大军,义无反顾地投身于一场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拓荒,靠着肩挑手提,把一片莽莽荒原建成中华大粮仓。今天改革发展的“拓荒”路上,我们已经啃下了不少硬骨头,但还有许多硬骨头要啃;我们攻克了不少难关,但还有许多难关要攻克。越是步入深水区,越需要靠一往无前的拼劲和风雨无阻的干劲,让创新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争当创新发展拓荒牛,更需要众志成城的合力。以守维成则成难继,因创兴业则业自达。任何一项事业都不能靠“守”来维系,必须靠14亿人民不断再创业来发展。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党员干部要争做担当有为的拓荒牛,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自己,锐意进取、变中求新、变中求进,提高主动担当、作为的能力。企业家要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有效调动员工创造力,努力把企业打造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推动创新发展成为各行各业、各个领域乃至全社会的共识,才能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蛟龙”入海,“嫦娥”探月,“天问”问天……“十三五”时期一项项重大科技成果,展示着中国创新发展的深度和高度。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们也迎来了农历辛丑牛年。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让我们发扬创新发展拓荒牛的精神,保持高昂的开拓精神和锐意进取的创新姿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创造新的更大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