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巨鹿之战中,面对数倍于己的秦军,项羽迎难而上,破釜沉舟,最终大败秦军,扭转了整个战局,奠定了反秦斗争胜利的基础。
东汉末年,诸葛亮初出茅庐辅佐刘备时,面对曹操大军压境的危急形势,自知实力不足,毅然舍弃了新野地区,撤退到樊城。正是这自知力不如人所做的退让,才成就了最后的三足鼎立之势。
面对困境,到底是选择迎难而上还是知难而退,自古莫衷一是。
生活中,我们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请根据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中提到巨鹿之战中项羽迎难而上,以少胜多,奠定了胜利的基础,曹操大军压境诸葛亮自知力不如人做出退让,保存实力,最终成就三足鼎立之势。实际上,见可而进,知难而退,这是用兵的上策。
由此看来,遇到困境,确实应该勇敢地去面对;但有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知难而退,不应无谓地冒进。因此,面对困境,学会仔细地审视研判,做出正确的选择,才能取得成功。要对“迎难而上”与“知难而退”进行合理辩证的分析,不可偏执一方。
行文思路上,首先提出中心论点,既要有进取的勇气,也要有退守的智慧。可用对比式论证结构,先用引证法论述知难而进者,敢于向困难宣战,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是一种勇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再用类比法论述知难而退者,并非总是弱者,人常说水往低处流,那并非退缩,而是在积蓄力量。最后总结分析,强者会在暴风雨中得到证明,智慧会在以退为进中闪光。面对困境和挑战,理性分析选择,智慧地进退方能取得成功。
参考立意:
1.理性面对困境,进可攻退可守。
2.挑战面前可进退自如
3.既要有进取的勇气,也要有退守的智慧。
4.审时度势,智慧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