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人类历史上,批判产生了巨大的能量。正是哥白尼对“地心说”的批判

2020-04-26 09:51超越网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类历史上,批判产生了巨大的能量。正是哥白尼对“地心说”的批判,才揭开了我们所处星球的真相;正是费尔巴哈对唯心论的批判,才驱散了大的认识上的速雾。
不仅如此,哥白尼构建了“日心说”,勾画出太阳系运行的真实图景,为近代天文学铺平了道路;费尔巴哈贡献了唯物主义的思想武器,为马克思主义登场扫除了障碍。
而在世界的东方,毛泽东在新中国诞生前夕庄严宣称:“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 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断世界。”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全面理解材料,联系社会现实,写一篇文章 表达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原材料由三段组成,第一段提出了“人类历史上,批判产生了巨大的能量”这一论点,然后进行了举例论证。
第二段是第一段例证的延展,进一步证明批判能量之巨大。
第三段用毛泽东名言,层意有所递进,“善于破坏旧世界”即“勇于批判”和一切不合理、不科学的做斗争,“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即“破中有立”,在批判的过程中探索并提出更科更合理的主张。

写作提示
1.作文不能脱离原材料,“感悟与思考”需要由原材料引发而来。
2.需要联系联系社会现实,文章要有生活,尽量选用当今生活实际中的鲜素材。
3.“表达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文章有真我,要体现思维的深度。
4.作文内容不能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充分展示优异的“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尤其是在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方面较高素养。

优秀题目:
奋蹄前鞭莫停
为了建设而批判
做个理性的批判者
批判精神与建设心态
除旧与创新相伴而生
批判,绝不是为了砸烂
批判诚可贵,建设价更高
把盛世危言当做醒世恒言

质疑只为超越,批判不为砸烂
侯巍
哥白尼用“日心说”批判“地心说”,推动了科学革命;费尔巴哈用“唯物论”批判“唯心论”,推动了哲学的发展;毛泽东批判旧世界,成立新中国,推动了社会进步……毋庸置疑,批判具有摧枯拉朽的巨大能量。但我想说的是:质疑只为了超越,批判绝不是为了砸烂。
毛主席说: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在真理观上的辩证法。中国:拨乱反正,只为向前。
时到如今,“日心说”完全正确吗?非也!太阳中心论,相对于地球中心论,只是当时的宇宙观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回望历史,马克思是完全照搬了费尔巴哈的唯物论吗?非也!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是对费尔巴哈形而上唯物论的批判和超越;揆诸现实,毛主席推翻旧世界,成立新中国,新中国也是在不断拨乱反正中稳步向前的:破四旧、立四新、改革开放、一带一路……
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生。中国:质疑只为超越,在质疑中超越。
以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为例,在国内,中国政府及时辟谣,适时纠偏,重罚奸商,快惩庸官,勇于接受民众批评,着眼回应社会关切,积极畅通舆论发声通道。在国际上,中国政府积极邀请世卫组织访华,及时公开疫情真实信息数据,理性回应质疑,刚性应对挑衅,展示出了一个东方大国的责任担当和成熟自信。
人民日报:不仅当一个批判者,也要做一个建设者。我们:批判不为砸烂,在建设中批判。
迅先生曾经说过:“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在我看来周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之时,是个批判者,当他“俯首甘为孺子牛”之时,他便是个建设者,他在建设着心中的那个讲信修睦的桃花源,而这一切,正是他在“哀其不幸,痛其不争”的基础上进行着的。可是,当代社会戾气太重,多少人为了批评而批评:见老人摔倒无人搀扶,便感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看到国人海外购物,便讽刺崇洋媚外,数典忘祖;听说疫情汹涌足以致命,便“女护士梁小霞去世”“殡仪馆满地无主手机”……将自己摆在道德高地,用批判来对人进行道德绑架,将自己置于上帝视角,一副藐视众生的架势。
批判诚可贵,建设价更高:魏征为了建设而批判,逼出了照耀历史的贞观之治;邓小平为了建设而批判,才有了经济特区、改革开放;习近平为了建设而批判,才有了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
质疑只为超越,批判不为砸烂,建设才是目的,你我身体力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