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远和近是个相对概念,请以“远和近”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2019-04-24 10:08超越网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
王勃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鲁迅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沈从文说:“有些路看起来很近,走去却很远的。”
顾城说:“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有人说: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遥远的距离不再遥远;古人舟车劳顿月余,今人高铁飞机不过数小时。
有人说:面对遥远的事物,有时觉得与之相契;而身边人事,却常觉疏离与陌生。
一位哲人说:“我们的生活样式,就像一幅油画;从近处看不出所以然,要欣赏它的美,就非站远一点不可。”
远和近是个相对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去感知,远和近有令人沉吟的深度。
请以“远和近”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得套作与抄袭,不少于700字。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材料类话题作文,在审题立意上我们既要把握好材料的内涵,又要结合所给的话题,吃透文题本身来确定立意和写作重点。材料中给了不同的人对“远和近”的看法。我们首先要来分析材料之间的关系。
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强调只要心心相印,虽远亦近,可从人际关系的角度立意。“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是鲁迅先生的一句话。这里的“我”是指我们每个人自己,强调“我”的存在对所有的人和事物都有影响。可从心中有他人,眼里有世界;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等角度立意。沈从文说:“有些路看起来很近,走去却很远的。”这里强调虽近尤远,可从理想和现实、梦想和实践之间的关系来立意。顾城说“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这里强调了两个貌合神离的人,即便同在一个屋檐下,也会心隔天涯,虽近亦远。有人说: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遥远的距离不再遥远;古人舟车劳顿月余,今人高铁飞机不过数小时。这里强调了科技缩短距离,可从科技对人类的作用角度立意。有人说:面对遥远的事物,有时觉得与之相契;而身边人事,却常觉疏离与陌生。这里强调了即使距离离的近,但若心灵不相通,也是远的,可从现实生活和回忆、怀念等角度立意。一位哲人说:“我们的生活样式,就像一幅油画;从近处看不出所以然,要欣赏它的美,就非站远一点不可。”这里强调距离产生美。
根据材料,话题谈的“远和近”内容可概括为几个方面。“远和近”既可以指人际关系这个范畴,也可以指空间范畴,还可以指时间范畴,甚至还可以指现代科技的“神威”之类。
话题谈的“远和近”是个相对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去感知,远和近有令人沉吟的深度。人和人之间,有时表面上很“远”,其实很“近”;而有些时候呢,表面上很“近”,其实很“远”。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一种现实与心理的极大反差呢?找准了原因其实就为文章确定了方向和主旨。不妨把构思的过程变成一个求解的过程,只不过求解的方式多样化而已。或者通过故事来揭示你对人与人关系的思考,或者直接正反议论,探究原因,抑或用含蓄的象征手法阐释哲理。殊途同归,无非想要告诉大家的是“远和近”的相对性。
写作时可以抓住远与近的辨证关系来写,也可以写如何使远变成近。当然也可以叙事,讲述远与近的转换,远与近的故事等。只要突出远与近的关系即可。
写散文,建议:①精心选择感人事例;既可以叙述一件事,也可以叙述几件事而以某一件事为主;既可以虚构,也可以依据实事而融入想象、联想。②文似看山不喜平,要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以防行文呈现出直线化的呆滞。
写议论文,建议:①从古今亲人、邻里、官民、师生、同学、理想、现实、回忆等等之间的关系入手,选择典型的事例,叙说虽“近”实“远”或虽“远”实“近”;进而分析产生的原因以及形成的结果;最后或批评或礼赞,归结全文。但这种文章牵涉的范围太广,不易驾驭,写出来比较空泛。从一两件同类型的小事入手,分析前因后果,容易鞭辟入里。②注意论据的典型;本论部分可以对比论证为主。
参考题目:(1)天涯成咫尺,(2)两颗心的距离,(3)相煎何太急,(4)如此大打出手为那般。(5)科技拉近距离,(6)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7)最熟悉的陌生人。(8)我不在远处,就在你身旁。

邻居
一对夫妇乔迁新居,不巧,第一夜就停电,室内室外,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这时,对门的小女孩匆忙跑过来问:“阿姨,您有蜡烛吗?”“没有”,少妇冷冷地答道,“轰”的一声便把铁门关上,“真是的,我们刚搬进来就串门借东西!喂,以后得谨慎点,听见了吗?”过了一会儿,门铃又响了,少妇开门一看,又是邻居的小女孩!“阿姨,妈妈让我送一根蜡烛给您!”说完微笑着将蜡烛递给少妇……这是前几年中央广播电台播出的一个故事。每每想起这个故事,我都被小女孩的那一颗善良、纯洁的心灵深深地感动着。
一种莫名的惆怅强烈地震撼着我的心:我们今天的人们都怎么了?走在大街上,害怕“飞车党”;进了菜市场,担心缺斤两。楼上楼下甚至对门,常常是老死不相往来:“囚居”在家中,进门后防盗窃门“砰”地一声响,出门后防盗窃门“砰”地一声响,末了拉拉推推好几回;听见门铃响,蹑手蹑脚地先从“猫眼”窥视,谁?干吗?……警觉得像个睡着了还睁着一只眼睛的犹太人。
人与人之间如此互不信任,心与心隔得那么远!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拄杖无时夜扣门”、“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些美好,几乎都荡然无存了。
在广东开平侨乡广袤的田野上,一座座中西合璧的碉楼形成了中国绝无仅有的乡间景色。清末民初,开平贼匪猖獗,生活富裕的归侨或侨胞成了其主要抢夺对象。为了防贼抗匪,侨胞纷纷捐资寄回家乡兴建碉楼。从建材上看,早期是泥墙楼,中期是青砖楼,最后是钢筋水泥楼,越来越坚固……顶层四面都有枪眼,楼顶还有望台、探照灯、警报器、枪械等。
再过若干年,也许不少人家都要修建这样的碉楼,只不过顶层四面没有枪眼,楼顶没有枪械罢了!
是富了家里有许多钱财?是传统美德在逐渐丧失,还是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不法分子多了?人心惟危,有这么可怕?是不是我们多虑了……
我们的小村,人们的相处要和谐得多。有事没事,都喜欢串串门,天南地北地侃大山,大大咧咧捧起个海碗喝粗茶,仿佛在自己家似的。农忙时节,今天东家帮西家割稻子,明儿西家帮东家挑粮食。逢年过节,我家做粽子,忘不了给邻送上几串;邻居做糍粑,少不了端来一海碗。
我向往着考上大学,我向往着在城市生活……想起张学友的歌,“静静默默望着陌生的背面,心中所想原来离我多么的远,像天涯那一端没法行前一寸”,心里有几分伤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