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挫败留下的不全是伤悲,战争毁损的不只是家园,病毒戕害的不仅是健康……
对于困苦灾难,贝多芬说:“惟其痛苦,才有欢乐。”梁启超说:“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拜伦说:“灾难是真理的第一程。”……
对于困苦灾难,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本则材料的意义,在于看到困苦灾难的另一种视角及其积极意义。就拿自然界中的灾难来说,地震、风灾、冰灾、海啸等灾难的发生,是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在这场灾难中,人类也在灾难面前万众一心、积极应对,而不是畏惧退缩、怨天尤人,既接受到了灾难的磨砺,使心志更为坚定,也在共抗灾难的过程中品尝到了团结一心的和谐之乐。而对人类世界而言,像疾病之类的灾难是很可怕,但比疾病更可怕的,是对疾病认知的缺乏,以及疾病之后自我打击和自我恐吓的一系列想象。但若能克服这些,我们战胜的,也就不仅仅是疾病,而是自己那颗畏惧的心了。同理,人生中的挫败,同样能培养人的能力、锻炼人的心志;战争的摧残,也能让人们更珍视和平,对未来的和平也更为向往。不管是对待个人的挫折,还是大范围的自然灾害,抑或面对战争,保持乐观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永远是最普遍正确的心态,团结协作永远是最普遍合理的应对方法。虽然在某些细节上会有不同,但乐观、坚强、团结这些应对困苦灾难的核心思想却是共通的。所以,材料重点在于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并思考青年人应该如何面对自然灾害、生理疾病、人生挫折、战争等等困苦灾难,如何辩证思考它们的消极和积极意义,如何去处理与化解它们。
写作时,应当在承认灾难带来的一些不良影响之外,适当拓展一下部分灾难带来的不同影响,如困苦灾难之中见真情,困苦灾难能磨炼个人的意志,困苦灾难能够检验社会人心等。写作时,可以从个人遭遇的挫折入手,或者从新冠疫情这一类当下我们最熟悉的困苦灾难着笔,适当拓展到古今中外的一些名人事例,或历史上的黑死病、霍乱、非典等大型病害,总结出面对灾难的乐观坚强之心态,以及正视、团结、协作之方法这些普遍规律。但最重要的,是应该思考面对灾难,我这个写作者自己应该是什么样的态度,应该如何看到其中的积极意义,而不是被它打倒,以及应该怎么去处理,以实现跨越困苦灾难后的成功、和平等。
参考立意:
面对灾难,需要坚持一份冷静。
面对挫折,需要拥有一份坚强。
面对摩擦,我们需要撒播一份关爱。
风雨压不垮,苦难中开花。
战胜灾难,成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