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流行词反映了青年的生活世界,以下为社会关注的关于青年生活的流行词:网络原住民、燃文化、有温度、打call、无问西东。
媒体对这五个词的解释是:网络原住民,意为当代青年从小就面临着一个无所不在的网络世界;燃 文化,是指青年呈现的一种充满阳光热血的生活文化状态;有温度,意为让人感受到热度、暖意;打call, 意为给某人点赞加油,活跃气氛;无问西东,源于清华大学校歌,其实是希望学子们做学问不要太局限,要有世界眼光脱离所谓西方、东方学术的条条框框;电影中表达一种人生境界,人需要认清真实的自我,遵循本心而活。
请以其中的两三句流行词为基础来谈谈你对当下青年生活的感触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 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试题分析】
本题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写作指令具体,要求明确,任务型写作功能突出。作文题贯彻了教育部考试中心倡导的“坚持立德树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命题指导思想(详见姜钢《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写好教育考试奋进之笔》一文)。随着00后开始进入大学,进入青年时代,00后的话题己成热议,与之相关的青年成长话题再次被提上了桌面,所以,在高考备考中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次作文以浓缩概括的流行词方式呈现了当代青年有代表性的五种积极的生活文化状态,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这些流行词,特意提供了媒体对这些流行词的相关解释。
作文由写作材料和写作要求两部分组成。
一、关于写作材料
写作材料由两段话构成,呈解说关系。第一段主要为考生提供了五个流行词。这一段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对于“流行词”的作用和功能作出了界定,即“反映了青年的生活世界”。这里旨在为考生提供思考的导向,使考生将材料所提供的流行词与青年的生活世界联系起来,以这些流行词去折射青年的生活世界。这里的“生活世界”既可以指青年所接触和创造的物质生活(客观世界),也可以指青年对社会对人生的价值判断和思考(主观世界)。第二部分则列出了社会关注的关于青年生活的五个流行词:网络原住民、燃文化、有温度、打call、无问西东。这五个关键词之间用顿号隔开,表示并列关系,显示词语之间可以自由组合,考生在做出选择的时候只要能够理顺其间的逻辑关系即可。所给出的五个关键词一方面具备社会热点,另一方面贴近当前的时代,同时因为是网络流行语,也十分切合考生的认知,使考生感到新鲜、熟悉、亲切,容易产生思想情感的共鸣与交流。
材料的第二段从媒体的角度对第一段所提供的五个流行词分别作了阐释,这一解说进一步使考生能够对每一个流行词的内涵都能有所了解,便于对应要求中的“五选二三”进行辨析取舍。当然,考生还应该对这五个流行词的解释做出进一步的思考。以下是对材料所提供的五个流行词做出的进一步解释。
网络原住民:也叫“数字原居民”、“数字土著”等,是指伴随着网络和手机等数字技术成长起来的人。这是一个在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群体,这个群体主要是指90年代后出生的青少年一代,他们依靠网络而与外界进行联系,他们的所有生活也依托网络而进行。他们获取的信息和认知也绝大部分来源于网络,乃至于他们的思考方式也是基于网络下的思考方式。
燃文化:燃文化,是腾讯视频从2 01 7年暑期提出的“好时光一起燃”这一主题衍生而来的新型文化体。是相对于丧文化来说的,也是指青年亚文化现象背景下衍生出来的一种新兴文化现象。它体现一种积极向上、充满阳光和热血的状态,包含了主动进取、热情踊跃、乐观果敢等正面健康的含义。现实生活中,通常表现为年轻人不懈追求梦想,对现实生活充满希望,为了心中的目标,不断拼搏、努力奋斗。它不同于以往的网络亚文化,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正能量,呈现出了跟以往的网络亚文化完全不同的面貌,燃文化的出现,表明了网络亚文化正在向主流文化回归。
有温度:2 01 7年5月8日,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大会报告中指出,上海未来五年要成为人文之城: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公园是最宜休憩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有温度”这个有着细腻感觉的词语,此后逐渐流行开来。它的意思是让人感受到热度、暖意,含义由物理层面扩展到了人文层面,和我们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高度契合。“有温度”的流行反映了人们对城市化建设中的人性化要求。
打call:原指LIVE时台下观众们跟随音乐的节奏,按一定的规律,用呼喊、挥动荧光棒等方式,与台上的表演者互动的一种自发的行为。但现在这一词语不仅仅适用于偶像应援活动,而且也用语表达对某个人、事、物的支持。
无问西东:“无问西东”四字来自清华大学的校歌“立德立言,无问西东”,指的是美好的德行和与人有益的言辞是青春飞扬的根基,有了这两点,青春才有环顾四周,舍我其谁的豪气和资本。 同时,“无问西东”也是一种青春态度,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面临纷繁的选择,受到万事万物的干扰和阻碍。无论外界的社会如何跌宕起伏,都对自己真诚,坚守原则。内心没有了杂念和疑问,才能勇往直前,无问西东。
这五个流行词存在着内在的递进关系。“网络原住民”是当下信息社会青年的生活现状;“燃文化”属于青年自我的精神状态;“有温度”“打call”侧重于为他人提供物质精神帮助的利他行为;“无问西东”强调的是有志青年的远大理想。五个流行词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从自我到他人,从现实到理想,涵盖范围较为宽泛。
这五个活在当下的流行词,能够调动学生所积累的相关社会生活素材,思考当下青年的生活与思想状态。“网络原住民”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网络游戏、人工智能、信息技术运用等问题;“燃文化”与传统的五四精神关联密切,与当下流行的“佛系文化”形成了反照;“有温度”可与青年志愿者行为相联系;“打call”强调青年要有正义感,要为百姓做好事的人点赞,也要为寂寞的前行者摇旗呐喊。“无问西东”则让人联想到那些为国家、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青年才俊(可参考3月9日大报刊文《奋斗的青春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