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材料一:一天,清扫庭院后,偶见一棵树苗倚石而长,生机盎然。“若替它搬开那块石头,它

2019-03-22 11:52超越网

材料一:一天,清扫庭院后,偶见一棵树苗倚石而长,生机盎然。“若替它搬开那块石头,它一定会长得更好吧!”这样想着,我便用力将压在树根上的石头搬走了。隔了几天,再到后院,竟发现那棵树苗倒在地上夭折了。
材料二:一位书法爱好者总是用废旧的报纸练字,虽然很用功,却没有什么长进,于是他就去向著名的书法大师请教。大师了解情况后,对他说:“你为什么不用最好的纸来写呢?那样,你就会写得更好。”书法爱好者很奇怪地问原因,大师笑而不答,只写了一个字:“逼”。书法爱好者明白了这个字的奥妙,就按照大师的指点去做,终于获得了成功。
要求:全面理解以上材料,明确立意,自选文体,白拟标题;不少于800字。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我们首先要读懂材料,两段材料,材料一是说好心反而没有好结果,一厢情愿的行为本来是出于“善意”,但正是这使小草遭到灭顶之灾,他给我们很多联想,过分的不必要的呵护不一定利于成长;材料二的“逼”就点明了压力,书法爱好者之所以能够成功,与这个字是有关系的,可以说是压力成就了这位书法家,从其自身看是压力使这位书法爱好者改变了练字的方法,进而取得成功。
我们可以确定本题的立意:1、许多成功是实实在在被“逼”出来的;2、压力就是动力;3、给自己的人生施加点压力,能更好的激发潜能;4、成功的路上要有适当的压力;5、过多的不必要的呵护不利于成长。
点睛:本题是一则材料作文,对于此类作文,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料,总结出材料的主旨,紧扣材料,从材料的主旨出发,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才能胜出。在平时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各类型材料作文的特点及审题立意的方法,熟练掌握并使用“主旨领悟法”“关键把握法”“由果溯因法”“舍次求主法”“寓意揭示法”“细节切入法”“多向发散法”等审题立意、提炼观点的技巧。本题可采用“由果溯因法”来审题立意:1、许多成功是实实在在被“逼”出来的;2、压力就是动力;3、给自己的人生施加点压力,能更好的激发潜能;4、成功的路上要有适当的压力;5、过多的不必要的呵护不利于成长。

成长需要压力
压力像是一块巨大无比的石头落在人们的心坎。
开课前,“同学们,明天我们要进行本章的物理测试。”“啊?”这恐怕是大多数人的正常反应。同学们顿时感到浑身上下多了一样什么东西,又找不出来。没错,这就是压力。有的人风趣地说:“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经过一番“啊”的表情,同学们纷纷议论起来,也有人一语不发,像是在沉思着什么。压力真有这么可怕吗?它意味着什么?恐怕大多数人也不能说清楚。然而,“黑暗”中并不是没有光明。
坐在墙角边的一位同学先是一阵轻轻会意的发笑,然后像思索了一会。她的表情我很是不解,于是乎揆情度理:“你是不是平时上课听讲听会了,在家复习好了,为什么不怕考试?可别小看了物理!”
“当然不是”。她立即反驳道:“以前考试我也很害怕。但后来感觉越是害怕,心中的石头就越沉,压力也越大。在我初一放暑假去北京旅游到北京大学参观时,正巧听到一位教授在讲课,我过去听了他讲的一节心理课。”他讲道,压力并不可怕,只是人们的心理作用而已。人在遇到压力时,越是放松,好好的看待压力,或许结果更令人满意。” “哦,我明白了,”同桌打断了她的话“就是要善待压力。”
物理考试结束时了,当公布分数时,坐在墙边的那位同学一举夺魁。大约过了一天,压力又在同学们心中“落地生根”。
“同学们,下午我们进行数学测试”。那位同学和她的同桌并不惊奇,因为他们都懂得了如何对待压力。数学考试中他们也都取得了好成绩。
我将以上所见所闻告诉了爸爸,他拍了拍我的脑袋说:“就是这样,人的一生时时处处都有压力,只要你不惧怕它,并学会善待它,压力就会成为你成功的垫脚石。”
是啊!生活中我们真的很需要压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