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有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乐其所乐;大乐亦乐,小乐亦乐,乐在其中。世间万物,无不可乐;人生百态,乐象万千。
你有何乐?你将何乐?你如何看待乐?请以“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与立意点拨
子曰:“智者乐(yào)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译文:孔子说:“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智者好动,仁者好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写好这一话题的关键是“转换”工作,即材料中是引文里的“乐”,应该读(yào),意思是喜爱,而材料中后面所说的“乐”均要读“lè”,意思是快乐,所以我们在审题时是必须要过好“转换”这一关的。
其实转换起来,又是很容易的。
因为“喜爱”,所以“快乐”;一句话,就完成了“转换”。
仁者也好,智者也罢;乐山也好,乐水也罢,无非是因为水是流动的,流动着的是仁厚,是活跃,是一种启人心智的高洁;山,巍峨地矗立在那里,那是一种安泰,一种执着,一种促人向上的力度。因此古人早就赞叹过:“文章是有字句之锦绣,锦绣是无字句之文章。”
说穿了,材料要告诉我们的就是我们要向仁者与智者一样在“乐(yào)山”“乐(yào)水”的高尚而又高洁的追求中,远离庸俗,远离庸陋,远离庸碌,远离……胸有丘壑者,才能视“锦绣是无字句之文章”;心涌江河水,才能写好“有字句之锦绣”的人生大文章的。
人的喜爱,有大有小;壮志凌云,欲上九天揽明月,是大的喜爱,即便用尽了一生的才力才气才华,也未能如愿以偿,那又有什么关系?至少我们追求过,我们完成了一个无憾的人生,做到了一个最好的自己。鲁迅先生在他遗书中写道:“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做做。”这话并非是在告诉我们,都去做“小事”;倒是在鼓励人们,安心地做好自己能的“小事”,其中是也不乏快乐的,且小事做多了,也就成了大事。
真的,灯红酒绿,呼朋唤友,推杯换盏,是一种活法,但如果天天如是,那永远不是快乐,只能叫堕落;用自己一身的才气,巴结谄媚,阿谀逢迎,仅仅是为了一顶“乌纱”,如果那“乌纱”真的扣到了你的头顶,但你却不知道“一枝一叶总关情”、“不使人间造孽钱”才是人生高境界,于是开始了颐指气使,开始了作威作福,那也不是快乐,那也只能叫精神的夭折;热衷于所谓的功名,满身的荣誉,述职时那些靠吹捧靠钻营得来的所谓的荣耀足够填满所有的表格,那也不是真正的快乐,充其量也只能叫它为人格的败落!古人有一句名言:“人生不得行心志,虽寿百年犹夭也。”
真正的快乐,应该是“我与青山是旧游,青山能识旧人不”的达观,应该是“观山则情满于山,关海则意溢于海”的豪爽,应该是“我与青山有清约,幽泉偷耳来相伴”的妙趣。
真正的快乐更应该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壮怀,更应该是“一枪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能化碧涛”的胸怀,更应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
名段
正如品德高尚的人,不会迷恋于纸醉金迷的空虚,勤俭节约的人,不会艳羡于酒池肉林的奢靡;丘壑在心的人,不会听任“浮名”对自己的侵扰……你有何乐?你将何乐?一个“乐”字,透露着你的心胸的阔大与卑陋,袒露着你的性情与追求。
题目
①乐(yào)与乐
②云程有路志是梯
③松开你皱紧的眉头
④敞开你紧闭的心扉
⑤笑口且长开
⑥快乐是生命的主旋
⑦山作琴来水为弦
乐享人生
高三学生 李溪宁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不因为山水的旖旎,不因为山水的清丽,因为心中有丘壑,心中有清溪,所以眼中有巍峨,眼中有激湍。仁者就像是稳重的高山,仁者就像是温和的流水。就像是高山包容了飞鸟包容了森林,流水磨洗着岩石磨洗着沙砾,于是乐其所乐;大乐亦乐,小乐亦乐,乐在其中。世间万物,无不可乐;人生百态,乐象万千。为何在这纷繁的世事中,仁者与智者独善其身,乐享人生?
因为仁,因为智,所以坦然。于是能够让迁客骚人们在满目萧然,感极而悲的左迁时,也能淡然一笑,于是那圣旨变成了一方人民的福祉;于是能够让你在面对高堂大殿上威风八面的敌帅时,也能不屈不挠,于是你的名字也就成了茫茫大漠上的寒气,成了敌军夜半的梦魇;于是能够让你身处那些智者隐居的乱世时,你也毫不畏惧,誓将这浊世换个人间……因为懂得爱与乐,你,以及从古到今的许许多多的你们,乐享人生——百姓的喜乐,边境的安乐,盛世的和乐——这,就是你们的乐。
因为仁,因为智,所以慈悲。张开不再挑剔的眼睛,世间的一切都变了模样:夕照的颓废变作瑰丽,樱花的短暂化为瞬间漫天的华彩,海潮的无情也成了沙滩与你的缱绻……于是那一排排的柳树,目送着你的远去,于是人们称这绿色的帷幄为左公柳;于是那一座座的宫殿,见证了你的倩影,人们称这红白金的巍峨为布达拉宫。你是江南的俊秀英杰,你是深宫中的金枝玉叶,大漠不适合你,高原不适合你,然而因为懂得,懂得爱与乐,你,以及从古到今许许多多的你们,乐享人生——黄沙中阻止狂风呼啸的柳,雪域上守卫圣洁的城——这,就是你们的乐。
因为仁,因为智,所以不再介怀那些身边仍然来来去去却不再驻足的身影,刻意不去看清那些带着嘲弄意味的嘴角,因为那些都像初春的雪一样,太阳出来了,就会很快消融,连半点漪轮都不会留下。而那些像阳光一样的东西,也许就是我们追求的。
今天的我们还太稚嫩,太浅薄,无法深切地领会仁与智背后所以的人性的温暖,睿智的光辉。但是我们明白,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有所乐,乐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