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作文。
维特克是一位德国的历史学家,和马克思的私交甚笃,马克思的女儿劳拉,每次见到维特克,总要听他讲历史故事。一次劳拉问维特克:“你能用最简练的语言,把人类的历史浓缩在一本小册子里吗?”
维特克说:“不必,只要四句话就够了。”这四句话是:
1.上帝要谁灭亡,总是先让他疯狂。
2.时间是筛子,最终会筛去一切渣滓。
3.蜜蜂盗花,结果却使花开得更茂盛。
4.天黑透了的时候,更能看得见星光。
维特克的这四句话,其实是德国流行的四句谚语,而几乎在每一话里都隐含着一个绝妙的比喻,让人对人生和世界产生清晰而深刻的认识。
请以其中的一句话或几句话,为立意的出发点,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与立意点拨
类似的材料,即话题,我们已经审核过,就在2009年高考作文审题训练的第八个材料里,简言之,也就是纪伯伦对自己的七次“鄙视”。本材料也一样,首先必须要做是就是把材料中的每一点加以分析,然后,把其中的一条,或几条合起来,然后立意写作。
先来分析第一条:上帝要谁灭亡,总是先让他疯狂。
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看几个例子,也就明白了。
唯我独尊,应该是一种“疯狂”吧?大家也许永远也忘不了春秋时期的晋灵公的故事吧?“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最终,落得个国破身亡的下场
狂妄自大,应该是一种疯狂吧?大家也永远忘不了在中国历史是第一个平息战乱建立了大一统天下的秦始皇的故事吧?“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堕名城,杀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鍉,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兵而谁何?”结果怎么样,“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丧心病狂,应该是一种疯狂吧?大家也许永远也忘不了希特勒的罪恶的一生吧?梦想做一个画家的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偶然获得了两枚铁十字勋章,于是一点一点疯狂起来的他,为建立所谓的第三帝国,可以说是坏事干绝,杀人如麻。有谁能忘记奥斯维辛集中营和在那里被残酷杀害的110万犹太人……结果怎么样?
东条英机,墨索里尼,萨达姆,米洛舍维奇……还用一一列举吗?
也许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维特克才用这样一句在德国几乎家喻户晓的谚语,就概括了历史的全部。
再来分析第二条:时间是筛子,最终会筛去一切渣滓。
这是一个比喻句,他把历史,把时间比作了一把筛子。筛子是做什么用的,要么是把最好的东西筛下去,筛子里留下的是渣滓;要么是把不需要的东西筛下去,筛子里留下的便是最好的东西了。
作为历史学家的维特克取的一定是第二个意思,即历史与时间这把“筛子”把最坏的东西“筛”下去,而把最好的最精华的东西留在筛子里,也就是留在了人们的心里。
事实也正是这样,历史和时间,像大浪淘沙一般把平庸的人,把庸常的人,把丑恶的人,把卑劣的人,把邪恶的人,把历史的罪人们,把……筛落进历史的垃圾堆里,而在历史的高峰上矗立起一座座永恒的丰碑,让我们去仰望、感叹、憧憬,以之为楷模。
请不要轻易地被历史的筛子筛落,落入到不知道是怎样一个肮脏的角落吧,亲爱的人们。我们一定要经得起历史的风对我们的吹打,经得起历史的雨对我们的考核。我们应该能够战胜历史上的种种诱惑,让后人知道,我们就是这样昂着首从历史的风雨中穿行而过;让他们知道: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
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再来分析第三句话:蜜蜂盗花,结果却使花开得更茂盛。
这句话,却巧也不巧地与2008年的高考题(省称为“小乌龟”的那道题),刚好相反,那个题目应该写的是“本意是要好事,结果却做了坏事,结论:在中国做好人难”;而这句话说的却是“蜜蜂盗花,结果却使花开得更茂盛”,结论是“看上去好像是在‘做坏事’,结果却做了好事”。
那么,我们该如何去立意呢?一个学生说得好:“也许正是别人的一个白眼,别人有意或无意的一次伤害在我们的身上留下了难以弥合的伤口,却反而使我们收获到更多的丰硕。”
笔者的另一个学生,看得好像更远一点,但不乏准确。他说:“当一个朝代或历史时期的统治达到了黑暗的极致,新的时代的曙光便展现在我们面前。比如16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英国当时正处在都铎王朝统治之下。都铎王朝为了加强封建统治采取一系列的残酷政策,可是客观上却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二者本是水火不相容的两个阶级,但封建的“蜜蜂”为了吃饱肚子却传播了资本主义的“花粉”。
我们还可以举许多例子,就此不难看出历史一直是在辩证中演变着。
从我们身边的生活我们进行分析,我们也能有“可写”的内容。比如,当我们的老师热切的指出我们这也不是、那也不对时,我们不妨改用一种思维方式,这样去想:老师掸去的只是会让我们过敏的“花粉”,却为我们注入了急于证明自己能力的鲜活血液;我们应当竭尽所能地吸收阳光雨露并坚信总有一天我们能开出属于自己的精彩。当然,老师对我们指点是不能用“盗”这个词去描述的,那就换一个词语,叫“让人面子上总觉得有点过去的‘’点播”,因为太多的老师是不会想从我们这“盗”去什么的!
甚至我们还可以把“蜜蜂盗花”看成是挫折、考验、困难、磨难,、锤炼等,在它们不请自来的时候,在我们和他们遭遇的时候,我们不泄气,始终斗志昂扬,意气磅礴。
最后一句话意味着什么呢?“天黑透了的时候,更能看得见星光。”
笔者的一个学生这样说道:“我曾听过这样一首歌,其中有几句歌词与这个题目很符合:黑夜如果不黑暗,美梦又何必向往,破晓会是坚持的人最后获得的奖赏;黑夜如果太黑暗,我们就闭上眼看,希望若不熄灭就会亮成心中的星光。”
可以说,这句话与我们曾经分析过的很多材料都有点交叉与交织,比如“厄运是精彩人生的摇篮”、“磨难,一座开采精彩的宝山“,“暴风雨所诞生的”等等。
当黑暗陡然降临,请别慌张,不要手足无措。要知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永远是真理,是对人生的追求讲得最透辟的真理;要知道,无论你在做什么,那成功没有不在你几乎都绝望了的时候,才闪射出它耀眼的光芒的。
感受它、思考它甚至爱上它。窗外原本依稀的星光顷刻间灿烂无比。历史的星空也是这样,背水一战、破釜沉舟都是在命运最黑暗处闪亮出予人以希望的星光的。而在我们有限的、稚嫩的生命中,眼前的这六十天也许就能称得上是暗夜,但只要我们意拿云、志耕天,登得百尺危楼,自然摘得漫天星光。
题目
①意拿云、志耕天
②历史,最公正的裁判
③磨难,开采人生精彩的矿山
④跟庸常说声“拜拜”
⑤暗夜正在孕育神奇
⑥看,天亮了
心如明镜,淡看风雨
高三学生 李贵阳
当世间的污浊激起你心底冲天的巨浪,切莫任其翻涌,静静地品一杯香茗,让那徐徐的香气拂平层层涟漪。
当生活的重压燎燃你思绪的草原,切莫任其蔓延,轻轻地吟一支小曲,让那涤荡心灵的旋律化作平息烈焰的春雨。
当他人的评论遮蔽你理智的天空,切莫任其恣睢,慢慢地做一次深呼吸,让那清新的空气驱散浓密的乌云。
无论上帝为你我的未来作过怎样的伏笔,切莫让疯狂将自己推向灭亡。我们应该冷静地面对世间纷繁的变化,心如明镜,淡看风雨。
诚然,这是一个容易使人热血沸腾的年代,总有太多的人,太多的事,太多的话语去一次次善意地,恶意地,有意地,无意地触碰我们那敏感的神经。诚然,周围的环境有时无法不让我们有所行动,但在我们让疯狂侵占了自己的身躯,在所谓的“发泄”过后才发现自己已经与曾经奋斗的方向渐行渐远时,难道我们偏要在失败的泥潭中越陷越深时才为当初的冲动感到后悔吗?
为何不试着带上冷静,阔步向前?
我不想说冷静使诸葛亮能坐在城楼上悠闲地弹着琴,吓退司马懿大军;我不想说冷静使鲁迅先生面对动荡时局未铤而走险,而用笔杆做投枪与敌人斗争;我不想说冷静使乔丹在总决赛关键时刻一次次投进制胜球。但又是什么使燕太子丹急于让荆轲刺秦,始速祸焉?又是什么使刘备出兵东吴,反被火烧连营七百里?又是什么使齐达内留下那与大力神杯擦肩而过的落寞背影?就正如西方一位诗人所说:“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距离有时很短——只要后者克制自己的冲动。”
保持冷静吧,用一个清醒的头脑认清前进的方向;保持冷静吧,用淡淡的微笑应对他人的质疑与不屑;保持冷静吧,用更为坚实的脚步向梦想奔去。
保持冷静吧,巨浪便不再在心底翻涌,烈火便不再在思绪燎燃,乌云便不再蒙蔽我们的理智。
处变不惊,方成大器。所以让我们心如明镜,淡看风雨,用这看似平凡的方式书写一个不平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