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清代养生家李度远深明养身养心之道,他提出的和、慈、静、俭等原则,对世人很有教益

2022-10-21 15:44超越网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清代养生家李度远深明养身养心之道,他提出的和、慈、静、俭等原则,对世人很有教益。和者致祥之道。君臣和则国家兴旺,父子和则家庭安乐,兄弟和则手足提携,朋友和则必然互相维护。
慈就是心底慈善。盖人心能慈,即不害物、不损人。慈祥之气,养其天和也。
静者,心不可轻动也。古贤苏老泉所谓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此静之致也。
俭者,俭于饮食则养脾胃,俭于嗜欲则聚精神,俭于言语则养气息,俭于交游则洁身寡过,俭于酒色则清心寡欲,俭于思虑则竭除烦恼。
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前人的智慧,请从上述观点中选择至少两个为基础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要求我们从清代养生家李度远的养身养心之道中,得出有益于自己修养身心的道理。“和”,指的是温和、和平、不起冲突。做到“和”,不仅能让我们与兄弟、朋友、父母处好关系,也能让国家和平兴盛。“慈”,主要讲的是内心的态度和接人待事的方式——不害物、不损人。“静”,既是指不被外物利益轻易诱惑,也是指不惧怕危险,淡然处之、自信对待。“俭”,要求我们对充满诱惑的外物以勤俭节约为标准,而讲究内心的充盈。
试题写作任务还要求我们从上述观点中选择至少两个为基础立意。因此,我们在写作时,如选择“和”和“慈”,可论述内心“慈悲”才能做到处世“和平”。如选择“静”和“俭”,可论述要真正做到“俭”需要内心实现“静”。如选择“和”和“俭”,可分析只有做到“俭”,才能让我们不过分追求外物,减少与他人的利益冲突,从而真正实现“和”。当然,选择哪两条进行论述并无定规,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立意:
1.内心“慈”方能处世“和”。
2.内心“静”方能待物“俭”。
3.持“俭”或可与人“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