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月8日,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谷爱凌夺得金牌,展现出惊人的实力。然而,因为选择了中国国籍,代表中国队参赛,18岁的谷爱凌一直承受着美媒不断的攻击,许多美国网友也在网上批评谷爱凌。还有人直言,是美国培养了谷爱凌,她的做法是忘本。
谷爱凌在采访中进行了回应:“我并不想让所有人都满意……我知道我的心地是善良的,我也知道我所做的决定符合尽可能多的人的共同利益,我觉得这会带来更大的好处。如果有人不相信这就是我的初衷,那么这只说明他们没有足够的同理心去理解别人的善意,可能因为他们和我有不同的价值观。如果有人不相信我或不喜欢我,那么这是他们的损失。”
以上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审题:
这是一道记叙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第一段记叙了本次北京冬奥会因为谷爱凌代表中国参赛并夺得金牌,一些美国媒体与网友对她的批评与抨击。而材料第二段,则以谷爱凌在一次采访中的回应,表明了她的立场。我们可以从材料中看到谷爱凌是如何应对恶意批评的。如“ 我并不想让所有人都满意”表明态度——我享受体育运动本身带来的喜悦,不涉及其他;我也懂得一个人不可能十全十美,取悦所有人的道理。“我知道我的心地是善良的……如果有人不相信这就是我的初衷,那么这只说明他们可能没有足够的同理心去理解别人的善意,可能因为他们和我有不同的价值观”则表明——我价值观正常,如果有不同意见,那是他们的问题,我无法左右其他;虽然可能不被人理解,但只要那些理解我的人能认同我就好。“如果有人不相信我或不喜欢我,那么这是他们的损失”则展现了她的高度自信与底气。
写作中,要重点从谷爱凌的回应中,看到她应对恶意评价时的自信和敢于“ 亮剑”、勇敢“回怼”的勇气。这样的态度,是我们应对个人危机,应对其他国家人们的不理解时应有的态度。当然,能从她的话中体悟到“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的“孤勇”精神等其他内涵也是可以的。
立意:
1. 面对恶评,要有敢于“亮剑”的勇气。
2.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3. 以自信应对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