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请以“体育锻炼的苦与乐”为题写一篇文章

2021-07-19 18:57超越网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2021年四川广元中考作文)
易小蕴说:孩子的生命里,不该只有静止的文字、成堆的书本、冰冷沉寂的分数,也应有温热的汗水、飞跃的身体、跳动的脚步。运动,也是孩子必读的一本“成长之书”。但在巨大的学习压力下,越来越多的学生远离了运动场。每逢列队集会、升旗仪式、开学军训,学生晕倒、病倒的情况时有发生;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常规体能测试,往往成为不少人的“噩梦”,体育改革刻不容缓!为增强学生体质、健全学生人格、锻炼学生意志,2021年广元市出台了“必考+抽考+选考”的中考体育改革方案,以考促练,切实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请联系自己平时体育锻炼的经历,体味其中的酸甜苦辣,以“体育锻炼的苦与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不抄袭,不套作;④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体育锻炼”指向明确,划定取材范围,“苦与乐”这一联言命题确定了写作内容必须从“苦”与“乐”两方面入手去叙事说理。

一.关于审题立意
这一命题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初中语文的名篇《最苦与最乐》。梁启超先生认为“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而“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梁启超先生的苦乐观是一种高层次的人生感悟。所以区分这篇考场作文的高下,其立意的高低当是一个重要考量标准。体育锻炼之苦,绝不仅仅是要受“皮肉之苦”和一般的“精神压力”;体育锻炼之乐,也绝不仅仅是身体更健康了,运动会上取得良好成绩,进而体育中考终于达标了,甚至得到了满分,亦或是意志品质得到了提升而已。而这正是大多数考生会进入的窠臼,不是审题不准,而是立意平庸。
笔者还联想到今年全国新高考试卷的作文材料: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把“体育锻炼”的功效提高到利国利民的高度。建国以后,毛泽东进而发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近年来国家领导人也经常强调“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
所以,考生如果能够站得高看得远。挖掘到体育锻炼更深的意义,简直善莫大焉。
二. 关于文体
对于擅长说理,思路清晰的同学,适宜写议论文,层层深入论证体育锻炼“苦与乐”的辩证关系。“苦”是“乐”的前提和基础,“乐”是“苦”的结果和升华,必须是先有“苦”然后才会有“乐”。在行文中考生可以自如地运用道理论证、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来层层递进进行推论,最后证明“体育锻炼”对于个人、家庭、社会乃至国家的重要作用。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演讲单元”中就有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的演讲,如果把“体育锻炼”之乐提高到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高度,那就实在是高啊!
对于大多数考生而言,还是会选择写记叙文。那就最好是融会贯通“叙事、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清楚的叙事,写从小到大体育锻炼中的“山重水复”之苦,写“柳暗花明”之乐。精彩的描写,表现考生对生活细致的观察:体育锻炼时的细节一定要工笔细描,内容才会丰富,画面才会动人;热情洋溢的抒情,抒发自己对体育锻炼的热爱;画龙点睛的议论,可以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此外,对自己选定的某个体育项目的特点、原理,某种体育器械使用方法、步骤进行要言不烦的说明,穿插其中,必定能够使得文章行文多姿,读起来饶有兴致。
三. 关于构思行文
“苦”“乐”都是一种心理感受。要把“内在”的情感诉诸于“外”,太直白的叙述是索然无味的,可以巧妙地转化为“酸甜苦辣咸涩辛”等具体滋味,那就可感可触、形象生动了。
记叙文可以采用“日记体”、“分镜头”、“小标题”,也可以采用“苦”“乐”平行蒙太奇形式,这些行文方式既可以把文章情节写得一波三折,也可以增加文章的结构美。
议论文也不必一定写成“引论、本论、结论”的老三段式,用书信体给自己的体育老师诉说自己对体育锻炼不断加深的认识,用“对话式”二人对谈,甚至是正反方对“苦”与“乐”进行辩论,最后统一认识都是不错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