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的人们越来越注重个体的发展,甚至以“自我”为中心;但鲁迅先生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作为当代青年,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
限制性
1.这是一则新材料作文。材料中的两段话以分号为分界线,第一段话体现了“注重个体发展”这个核心,第二段话体现了鲁迅先生所说的“都和我有关”这个核心。两段话之间用了“但”来连接,表明我们审题立意的核心应该以第二段话为主,适当兼顾第一段话。
2.“作为当代青年,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要求考生必须把握住上面材料中“注重个体发展”和“都和我有关”这两个核心,来谈自己的“体验和思考”,即考生必须对两个核心的关系做一番独到的思考。在厘清两者关系的基础上,考虑到两段话之间用了“但”来衔接,考生还是应该将世界与我有关的角度作为最佳着力点,倒推回来再对“注重个体发展”这个角度进行思考。
3.“作为当代青年,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引导语规定了写作者的身份为“当代青年”。“体验”侧重感性述说,“思考”侧重理性表达,文体倾向适宜写议论文。
开放性
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给了考生一定的自由发挥空间。这则材料中的主要角度有三个,一是注重个体发展角度,二是世界与我有关角度,三是两者结合的角度。尽管这三个角度都可以写,但最佳立意还应该是从两者结合的角度出发进行阐述。
2.文体选择是自由的,记叙文、议论文、散文均可,但必须“明确文体”且“不得写成诗歌”。“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体验”侧重感性述说,可以从自己的亲身体验中表现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思考”侧重理性表达,可以从两者关系入手,结合自己的思考分析出孰轻孰重,最后明确自己的观点。
3.材料中第一段话“注重个体发展”,意味着我们需要做好自己,个体发展是基础,但需避免以“自我”为中心。第二段话“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意味着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分子,与世界息息相关,需要我们关注社会、关注世界,要有责任担当精神。前后两段话,都可以作为作文的出发点,亦可综合材料内容和含义进行立意:做好自己,才能更好地关注世界;做好自己的同时,还要关注世界;关注世界,做更好的自己……
解题
材料中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给第一个核心“注重个体发展”提供了存在的背景,符合“存在即合理”的逻辑,因此,我们必须分析这种现象存在的利与弊。但“甚至”一词的表述,非常明显地指出“以‘自我’为中心”是一味追求“自我发展”,是一种自私的做法,对这种做法我们应该持抛弃的、反对的态度。
材料中的第二个核心是鲁迅先生说的“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句话出自《且介亭杂文末集·这也是生活》一文,是鲁迅先生病逝前一个月在病中的状态下所展示出来的思想,我们可以理解为先生在病中仍然心系社会、关心人民疾苦,这是一种胸怀天下的高度责任感的体现,而这一点也恰恰是我们当代青年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之一。
因此,本文的最佳立意应该是辩证看待“注重个体发展”和世界“和我有关”两者之间的关系:(1)“注重个体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关注世界,以天下为己任,明确自己今后肩负的重任。(2)拥有世界“都和我有关”的情怀,具有责任担当精神,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个体发展”。
参考立意
1.须心系天下,防故步自封。
2.发展个人,融入世界。
3.世界与“我”息息相关。
4.做好自己,才能更好地关注世界。
5.做好自己的同时,还要关注世界。
6.关注世界,做更好的自己。
7.在社会发展中发展个体。
8.勿过度“自我”,做关注世界的“大我”。 ……
范文展示
勿过度“自我”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是鲁迅先生的胸怀:有抱负、无私、心怀百姓。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应该追求先生这种境界,关注现实,关注身边的人,当然应该注重个体发展,但不能过度“自我”。(从材料的后半部分切入,提出自己的观点。审题把握比较准确)
过度“自我”会影响“自我”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注重个体发展,这种现象本身自然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因为我们的教育本就提倡“多元发展,扬长教育”。但凡事皆有度,如果只以“自我”为中心,一味追求个体发展,对社会变得冷漠、自私,我想这样的个体发展,也只能算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时间久了,这样的个体自然也会被别人否定,到那时还怎么谈个体发展呢?(分析“注重个体发展”时过度“自我”的弊端,进一步解读观点)
古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正是因为他能够拥有“都和我有关”的情怀,心怀百姓,心系天下,为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才被朱熹称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他所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也便成了中华文明史上闪烁异彩的精神财富。但如果他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只想自己的贪图享乐,而置百姓的叫苦不迭于不顾,这样的范仲淹是肯定不会得到我们的尊重和爱戴的。(举范仲淹的例子,用假设和对比论证拥有“都和我有关”情怀的价值)
今有离开繁华的都市前去贫困山区支教的教师。他们有些人在贫困山区一待就是十几年。他们注重个体发展,让自己成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但他们更愿意付出,舍“自我”为大家,忍受艰苦的环境,心甘情愿地为贫困山区的孩子提供优秀的教学资源。正是他们注重了个体发展,但没有以“自我”为中心,才使他们那种“都和我有关”的社会责任感引领着一批又一批的有志青年传递着他们这种奉献的精神。(举支教教师的例子,论证注重个体发展和“都和我有关”相结合的作用)
不可否认,马云的成功,有他注重个体发展的作用;但我们更不可否认的是,马云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以当今社会的发展为前提的。正是由于马云的个体发展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才使当今社会反过来又促进了他的个体发展。这是一对互惠互利的双赢关系,也是“注重个体发展”和“都和我有关”这两者完美结合的典型例子。(用马云的例子,进一步论证“注重个体发展”和“都和我有关”两者结合的作用)
因此,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在注重个体发展的同时,应不以“自我”为中心,更好地关心周围的人,关注我们的社会,积极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自身的价值。我想,这样勿过度“自我”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人。(照应开头,呼吁勿过度“自我”,做真正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