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同时是一等一的教子高手,他在给孩子的家书中曾言:“学习不必太求猛进,像装罐头样子,塞得越多越急,不见得便会受益。”
郎国任是国际著名钢琴大师郎朗的父亲,他在《我和郎朗30年》中讲述了郎朗如何从一个普通孩子迅速成长的故事,书中提到成功的秘诀之一是:“让孩子成长得快一些、再快一些。”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审题: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第一段介绍的是梁启超在教育孩子时所谈的观点,他认为学习不能太求猛进,应该慢一些,注重消化吸收。第二段介绍的是郎国任在教育郎朗时,让孩子成长再快一些。两位父亲在教育孩子时,观点明显不同,一个认为要慢些,一个认为要快些。
两位父亲的教育观点是相对的,但是这两个观点又都有道理。梁启超认为学习要慢,就是说,在学习的时候不能贪多贪快,要注重“慢火炖”,做到消化吸收,这样才有利于知识的掌握。而郎国任的观点则是认为让孩子成长再快些,不要错过时机,更不能放慢脚步。
在写作时,可以认同梁启超的育人观点,也可以认同郎国任的育人观点,当然,也可以两种观点结合起来,当慢则慢,当快则快。
在写作时,可以由联想古今中外的一些例子。比现实中“虎妈”“狼爸”的教育方式,孔子的“因材施教”,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中遵循天性成长及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的“教育,就是等待花开的过程”的观点等等。思考可以涉及早与晚、快与慢、量变与质变等等。
参考立意:
1.何须求快,静待花开。
2.教育求早贪量,如同拔苗助长。
3.培养孩子直须早,莫待无花空烦恼。
4.培养孩子是否尽早,适合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