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72岁的同济大学物理学教授吴於人在短视频平台上火了,吸引了全网上百万粉丝的关注。用铁锅演示天眼,用扫帚模拟宇宙射线……这位灰白短发的“吴姥姥”通过“脑洞大开”的道具、妙趣横生的演示、绘声绘色的讲解,将一个个晦涩难懂的物理知识变得通俗有趣,展现了物理科学的真正魅力,也成为展现健康、智慧、深度内容的另一种“流量担当”。
对这一现象,你有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吴姥姥”的成功,首先要有硬核的知识做基础,这背后是多年的学术深耕;其次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能将渊博的知识用有趣的方式演示与传播,这就证明她不仅是一名“学术达人”,更是一位“传播达人”。
最后呢,真的只是在谈“吴姥姥”吗?材料最后的词是“流量担当”,从“吴姥姥”到更多流量,在今天该以何种形式出现在公众面前?这些流量的使命应该是什么?流量可以做些什么来化解大众的刻板印象和既有误解?
最后,想到我们自己,作为青年,该如何让“流量”变为“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