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1958年9月22日,他出生在意大利的一个小村庄。 12岁,他成了盲人

2019-01-15 21:49超越网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958年9月22日,他出生在意大利的一个小村庄。
12岁,他成了盲人。
…………
30岁,他幸运地成为世界著名音乐大师弗兰科•科瑞利的学生。
35岁,他获得圣雷莫音乐节最佳新人奖。
39岁,他推出《浪漫曲》,以崭新的演绎方法突破了古典、流行的界限,雄踞荷兰、比利时、瑞典、法国、奥地利、德国、意大利流行榜。
45岁,他拥有了自己的音乐制作公司。
54岁,他成立了自己的基金会。
58岁,他以5种不同语言呈现17首经典电影金曲的专辑《光影之歌》发行。
2018年9月14日,60岁的他与张惠妹合唱的单曲《If Only》上线。
他就是世界第四大男高音安德烈·波切利,支撑他直面人生的是一句来自父亲的劝慰:虽然,你看不见眼前的世界,但是,你至少可以做一件事,那就是,让这个世界看见你!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选好角度, 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本题提供了“阅读材料”“写作导语”和“写作要求”,阅读内容有所增加,但阅读难度不大。
题目旨在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
1. 关于“让”:
根据题目,“让”的主语应当是“你”自己,而不能是其他人。
2. 关于“这个”:
“这个世界”即“你”生活的当下的世界。“你”生活在“这个世界”之中。如果“你”不存在,那便边是“过去”的世界和“未来”的世界。它们都是“那个”。
3.关于“世界”:
在本题中,“世界”一词可以包括多层含意。第一,是我们生活的整个时空,即天下、人间、世间。如材料中的安德烈·波切利成为世界级的名人。它包含着一个人从默默无闻到成名成家的奋斗、成功让世界逐步关注他。第二,是我们生活的当下的时空,即一个人生活的小圈子。即使是在小圈子中,一个人也需要存在感。这一点对于多数人更有意义。题目中所包含的世界就有“残疾人”“健全人”“家庭”“乡村”“城市”“国家”“全球”“音乐”(行业)、“商业”“公益”等。
4.关于“看见”:
“看见”包括知道、认识、关注、了解、尊重、崇拜等一系列的含意。
5.关于“你”:
这是一个“对话型”题目,要求考生与自己选定的“你”进行对话。以第二人称写作。当然,考生也可以把“你”转换成“我”,写自己和“内心”进行对话。
6.关于“联想和思考”:
阅读材料只是写作的引入点,而不是写作分析的重心。考生只需要写出自己的“联想和思考”从阅读材料中哪里来即可。写作的重点是“联想和思考”。
7.关于“主题”:
“主题”不是标题。当然,考生可以把它直接作为自己作文的标题。主题是文章的中心,考生需要围绕这个中心写作。因为题目中的主题只是一个方向性的引导,而不是具体内容的确定,所以,考生仍然拥有广阔的写作空间。比如,“如何”让这个世界看见你、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让这个世界看见你的“什么”等。本题不限于写积极奋进的主题,考生也可以进行揭露、讽刺和批判。比如,考生可以动员一名犯罪嫌疑人直面媒体,“让这个世界看见你”,以“你”的假恶丑来呼唤社会的真善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