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过年,常与亲情相伴,家家年味不同,小时候的年味和长大了的年味也不同,设想20年后

2023-02-15 16:18超越网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过年,常与亲情相伴,家家年味不同,小时候的年味和长大了的年味也不同,设想20年后,你的年是怎样过的,又该有怎样一种味道呢?
请展开想象,以“2040年的春节断想”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表现亲情和年味的主题;有细节,有描写。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材料首先指出过年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接着指出了关于“过年”的各种不同内容,也就是我们的写作对象。亲情,一种以婚姻、血缘或收养等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生活关系的总和。对我们来说,亲情中最可写的自然是自己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父母之间的亲情,或者家庭成员之间日常生活的相关经历。年味,是过年的风俗和民俗,年俗里饱含着人们对吉祥如意的向往,对和谐美满的渴望,对至善至美的执着追求。题目要求写二十年后的过年,是属于对未来的畅想,在此我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尽情想象二十年后自己想要过的年的样子。但是,一切的想象都是基于对“过年”节日传统文化的认识,以及对现在过年的民风民俗的体验的基础上,不是信马由缰的随意想象。我们先总结几个关于“过年”的关键词:团圆、年夜饭、走亲访友、春晚、春运、中国红、换新衣、压岁钱等等,这些关键词都寄予了中国人对生活的珍惜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虽然新时代,科技的发展阻隔人与人近距离的交流,但是新技术也为过年增添了很多新的风俗,比如微信抢红包等内容。过年,传统文化和现代的发展要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让老旧的文化在新技术和社会文化中开出体现继承和创新的花朵,所以作文的主题建议是乐观的充满期待的,亲情和年味虽然会因为时代发展、科技进步而有所改变,不变的是对家人的关怀,对家庭团圆的期待,孝敬尊长,呵护妇幼,至亲之情,无论怎么样都不会消失。年味会因为时代不同体现出不同的民俗和节日仪式等内容,同样也传达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情饱满的生活态度。我们在写作时,若要从小角度切入,可以写能体现过年时家庭中的亲情关系和温馨日常的某件具体事件,或家族中的一些特殊人物、特殊事件。我们若要以小观大,则可写过年的亲情和年俗在自己家族中家风的传承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体现,比如,团圆的时候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年夜饭,欢声笑语中透露出家庭的温暖和归属感。当然,我们也可以借某个具体的习俗去描写家乡过年的热闹,展现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参考例文】
2040年的春节断想
2040年除夕的前一天,女儿完成游学回到了家里,我们收拾好东西准备回老家过年。女儿呼叫了“滴滴飞机”,五分钟后,我们就坐上了回家的飞机。
原来坐火车需要二十多个小时的路程,“滴滴飞机”两个小时就到了,我忍不住惊叹,女儿说我大惊小怪。她没有经历过“春运”,自然不知道相比过去的一票难求,如今的交通是多么发达便利。并且她也没有经历过那种传统的春节,自然也不理解我对每一年亲人聚在一起过年的那种期盼。
进了家门,已经白发苍苍的父母依旧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招呼着大家赶紧吃,但孩子们都各自沉浸在自己的交际中,在墙壁上的LED显示屏上和各个地方的人聊天互动,分享趣事。还没说几句话呢,一个个就“滴滴飞机”飞走了,留下我们几个大人怅然若失。
如今的年味越来越淡,过年不再像过去那么隆重,而是多了几分随意。速冻饺子、反季蔬菜、各种代餐粉……冰箱里应有尽有,人们可以随时享用,省去了往日一家人准备年夜饭的忙碌。越来越多的高科技电子产品,iPhone30、Windows20,ins全球畅聊,对联换成了LED电子屏,你躺在床上看天花板里放映的大片,他和智能机器人对战新游戏……闪烁的霓虹灯诉说着时代的变迁。
不肯接受现实的父亲还在拉着女儿讲述以前的事:过去人们对春节非常重视,因为春节是新一年的开始,是合家团圆的日子,寄托着人们无限的美好与祝福。只要进入寒冬腊月,家家户户就忙开了:添置一家老小的衣服鞋帽,再忙着杀猪宰羊,磨豆腐,蒸馒头,写对联,打扫卫生……好不热闹!小孩子则扳着指头数新年,期盼穿新衣,放鞭炮,吃糖果,挣压岁钱。到了年三十,一家人都聚在一起,原本宽敞的房间就显得小了,浓浓的亲情和深深的爱意驱走了严冬的寒意。平常难得聚在一起的一家人,谈谈一年的感受,聊聊生活的酸甜苦辣,就是有多少苦闷也能在此刻融化。除夕晚上,大人带着孩子一起守岁,吃年夜饭,放烟花,一起看春晚,好不快活!初一早上孩子们醒来会发现枕头下的压岁钱……新年在孩子们的欢笑中拉开帷幕。
可时间却嫉妒了,它改变了生活,冲淡了年味。变了,都变了;淡了,都淡了。
看着父亲不厌其烦地讲述,但女儿不耐烦的样子,以及侄子侄女给孩子们发虚拟红包代替压岁钱时,突然好怀念以前的春节,想念着那一起贴对联、放鞭炮、吃饺子、看春晚的温馨。不管时代怎么变迁,我依然喜欢那个温馨而淳朴的春节。
什么时候,我们能再次体验“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那种快乐,一起把新桃换旧符,回到传统的节日氛围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