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书法用笔有方笔和圆笔之分。方笔即笔画起笔处和运笔中呈方形,如魏碑、唐楷中的欧体等可

2023-01-15 18:27超越网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书法用笔有方笔和圆笔之分。方笔即笔画起笔处和运笔中呈方形,如魏碑、唐楷中的欧体等可为典范,棱角分明而能给人刚毅正直之感。圆笔即笔画起笔处和运笔中呈圆形。如篆书、汉隶等可谓典范,圆润灵活而能给人通达圆融之感。项穆则在《书法雅言》中说道:“圆而且方,方而复圆,正能含奇,奇不失正,会于中和,斯为美善。”确实如此,方笔与圆笔,处理和谐才是书法的妙境所在。
以上材料对我们当代青年无论是做人还是处世都具有启示意义。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此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兼考理性思维和价值观。题目紧紧依托立德树人教育宗旨以及《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所强调的核心价值中有关健全人格的精神内涵,体现了对当代青年人格修养的关切,引导他们思考在当今时代如何更好地为人处世。此题既承续了近两年全国新高考I卷的作文命题对思辨思维的考查重点,同时也关涉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材料分析:材料整体上呈现出总分关系,先总写书法中的两种笔法,接着分而述之最后是结论。中间部分又分两层,一层是分别解释两个概念,一层是引用项穆的话提出一个观点。值得注意的是:材料里的方笔和圆笔是书法里的两个概念,材料没有明确二者有高下之别,只是两种风格而已。材料对两种笔法都用到“典范”一词,表明每种笔法都能成就佳作,无论是“刚毅正直”还是“通达圆融”都是褒义词。所以,不能把“圆笔”随意理解为“圆滑”加以否定。接下来,引用项穆的观点时用到表转折意的“则”字,“则”事实上是提出“二者结合,方为美善”的观点。最后以“方笔与圆笔,处理和谐才是书法的妙境所在”作结。这里值得关注的是“处理和谐”“才是”“妙境”三个词。与前面“刚毅正直之感”“通达圆融之感”两种效果相比,追求“妙境”当是书法艺术的更高一层追求,而达到这一妙境的途径只能将方笔与妙笔二者处理和谐。为人处世也是如此,正直刚毅,坚守原则性虽能被人称道,通达圆融,注重灵活性也可成就人生,但追求为人处世的妙境,尤其在当下的时代,更要注意“方”“圆”兼顾的人生智慧。当然“才是”一词则隐含着如果处理不当,或过“方”,或过“圆”,都难以抵达人生妙境的思考。
具体任务:“当代青年”是一个限制,学生要站在“当代青年”的角度对材料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进行理解;“无论是做人还是处世方面”是内容指向,写其一或二者兼写都可以;“启示意义”表明不可囿于书法中的方笔和圆笔,而应该是由此及彼,去写做人、处世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材料”表明不可脱离材料的含义行文;“你的感悟与思考’则要求考生必须写出自己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的独特思考。
写作要求:写作要求依然是常规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文体意识依然是强调的重点。切不可写成“四不像”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