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学而不已,阖棺乃止。——孔子
材料二: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
——党的二十大报告
材料三:清华“学霸奶奶”李路,83岁时被阿里巴巴以40万年薪聘为资深体验师。李奶奶毕业于清华大学,她在退休之后开始学电脑,玩智能手机,学摄影、修图,熟练操作设计软件,掌握的技术能让许乡年轻人都自愧不如。
上述材料能给正在学习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以“终身学习向未来”为主题,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一意思是学习是一件永无休止的事情,一直要到盖棺的时候为止。这说明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千年前的中国就有存在。材料二则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重大战略任务,说明了终身学习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意义。材料三则举了清华“学霸奶奶”李路的具体事例,既展现了她不惧年龄,积极学习新技术的终身学习精神,也借其83虽高龄仍被阿里巴巴高薪聘为资深体验师的结果说明终身学习也能给人带来丰厚的回报。
由此看来,材料意在引出“终身学习”的概念,启发人们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而“终身学习向未来”的写作主题,则从时代角度再次强调“终身学习”的重要意义,只有努力学习,才不会被时代淘汰,才会有更好的未来。
行文思路上,可采用并列式结构布局谋篇。提出要终身学习的论点后,第一强调社会上倡导“终身学习”的宗旨是立足于时代与面向未来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每一个人都要时时进步,不断学习,才能保证不被时代大潮淘汰;第二,要培养开阔的胸襟,包容不同的见解,接纳新兴事物的挑战,以适应社会的瞬息万变;第三,体认“终身学习,日新又新”的道理,社会在发展创新中进步,知识时刻处于更新换代的状态,必须终身学习,才能提升自我,才能助力于社会发展。论证过程中重点可用引证法,如俗语“活到老,学到老”,又如荀子《劝学》中“学不可以已”,朱熹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等。
立意:
1.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2. 终身学习是时代的要求。
3. 终身学习,为成功的人生奠基。
4. 终身学习有利于国家可持续发展。
例文:
与时俱进,终身学习
孔子说“学而不已,阖棺乃止”;刘向在《说苑》中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指出:“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由此可见,自古至今,学习是人生立足的不二法门。
“终身学习,日新又新”,社会在发展创新中进步,知识时刻处于更新换代的状态,必须终身学习,才能提升自我。
人类几千年的知识文明,我们穷尽一生的时间来学习也还是有限的。正所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当今世界飞速发展,知识更新日益加快。据统计,当今世界九成以上的知识是近三十年产生的,知识半衰期只有五至七年。而人的能力就像蓄电池一样,会随着时间而逐渐流失。人们的知识需要不断“加油”“充电”,否则就会在现代社会中失去能量。同时现代知识的寿命大为缩短,知识淘汰的速度正在逐渐加快,过去所学习的知识,会很快过时。一个人如果不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很快就会进入所谓的“知识半衰期”从而被淘汰。
学习力就是竞争力,未来社会的竞争,必将逐渐从知识竞争转向学习能力的竞争,这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要求。
杰克·韦尔奇说:“你可以拒绝学习,但你的竞争对手不会!”世界竞争激烈,竞争力源于创造力,创造力源于学习力。如果没有持续的学习,便意味着后退,而现代竞争拼的就是学习力,学得快才能干得好。
人们应对千变万化的世界,就必须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要有终身学习的态度。
常言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终身学习,是每一个智者所必需的。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人类惟有把学校教育延长为终身的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毛泽东一生手不释卷,终身与书为伴,“活到老,学到老”是其一生读书学习的真实写照。他常说:饭可以少吃,觉可以少睡,书不可以不读;读书治学,一是要珍惜时间,二是要勤奋刻苦,除此以外,没有什么窍门和捷径。
如何去贯彻终身学习的理念呢?除了惜时与勤奋,还要培养开阔的胸襟,包容不同的见解,接纳新兴事物的挑战,以适应社会的瞬息万变。
不仅学习科学知识,也学做人;不仅从书本上学,亦从世间学。平凡的世界,在你不曾驻足的地方,亦有小小的精彩。向大海学习海纳百川的宽容,向深山古藤学习生生不息的坚韧,向苍鹰学习博击长空的勇气与力量……也要向他人学习,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取长补短方是大智慧。
总之,只有不断学习,社会才会向前发展,身为当代青年,我们身上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更应保持认真学习、永不言弃的精神品质,才能更好地传承历史,跟上时代发展,用自己的才华和学识谱写新时代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