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梁思成、罗哲文、吴良铺、张锦秋、郭黛姬等一代代著名古建筑专家,几十年如一日致力于中国古建筑文化和技术的研究,使我国众多古建筑得以有效保护、其优秀建造理念、建筑技术和科技成果得以“复活”,并在现代建筑中重放光彩,引领世界建筑新潮流。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及其的领导课题组,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木草、民间方药入手,从中国传统医学典籍中吸取营养,经过380多次的实验,终于研制出了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氯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攀上了世界医学高峰。
我国著名国产汽车生产企业比亚迪,而对众多车企在传统汽车制造技术研发上的刷烈竞争,把目光投向了世界能源开发的新领城,另辟蹊径,果断开启了新能源汽车研发的新道路,成为目前全球汽车制造行业中唯一一家能够实现电池、电机、电控自研自造的车企,图态电池和CTB技术研发也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了新能源汽车制造行业的龙头。
以上材料中,他们或发掘复兴,或借鉴创新,或另辟蹊径,都在各自的领域达到了领先水平。这些材料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你结合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书写工整;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本题三则材料,一则是致力发掘、抢救、复兴,使濒临失传的古代优秀文化技术重放光彩,引领世界新潮流的案例;一则是通过继承、借鉴、创新,在吸收优秀传统精华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达到领先境界的案例;一则是突破传统思路,另辟蹊径,实现超越,达到领先水平的案例。三则案例的主体,采取的方式不同,但他们的做法都是切合自身研究领域的具体实际的,在建筑方面,我国古代建筑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其建造理念、建筑技术、科技成果都曾超前于世界,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优秀成果要么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要么已濒临失传,若能得到发掘、抢救,使之得以复兴,发扬光大,则对世界建筑发展功莫大焉;在医学方面,我国传统中医药理论博大精深,本草药方浩如烟海,医学典籍卷帙浩繁,蕴藏着十分丰富的医药精华,但由于中西医理论体系的不同,许多理论不被西方所接受,加上传统制药方式的局限,疗效得不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影响了中医药的传播,若能从我国古代丰富的医学传统中吸取营养,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以精制提纯,创新研发,则对人类健康善莫大焉;在汽车制造方面,我国起步晚,技术相对落后,加上在燃油汽车制造技术研发方面竞争激烈,发达国家对我技术封锁,国产燃油汽车根本没有竞争优势,在此情况下,唯有另辟蹊径,方能实现超越,占领新的先机。因此他们能殊途同归,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辩证分析问题,正确看待发掘复兴、借鉴创新、另辟蹊径的思维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联系实际,探讨如何针对具体问题,正确选用发掘复兴、借鉴创新、另辟蹊径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材料的内容主要集中于科技领域,写作时可以将笔触延伸科技以外的其他领域,比如经济、文化、艺术、教育、思想、军事等领域。在立意上,应突出在特定的领域应如何正确处理发掘复兴、借鉴创新、另辟蹊径的关系:对于三者的高下,不能简单定性,不能一概而论、厚此薄彼,要结合本领域的具体实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正确运用,以真正促进本领域的卓越发展。如:深入发掘、广泛借鉴、大胆创新,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三大法宝;中国式现代化要走适合国情的创造性发展之路;中国文化发展必须在扎根本土的基础上广泛吸纳,大胆创新;面对西方的封锁和打压,中国科技发展要走自主创新之路;变道超车是突破封锁的有效策略,等等。在行文上,议论说理要体现思辨色彩,要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和实事求是态度去思考我国现代化建设相关领域的事业发展,要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不能泛泛而谈,以空对空,要以所论领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辩证分析问题,提出真实的正确的有个性的见解和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