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如果你不爱自己,你将永远不会去爱他人。——巴斯克里
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墨子《兼爱》
怜悯心是一种自然的感情,它能缓和每一个人只知道顾自己的自爱心,从而有助于整个人类的互相保存。——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一说“爱自己”是“爱他人”的前提条件;材料二强调“兼爱”(“爱人”)有利于天下太平;材料三谈“怜悯心”对“自爱心”的缓和作用,对“爱人”的意义。因此本次作文要紧紧围绕“自爱”“爱人”“怜悯心”之间的辩证关系来谈。自爱是爱人的基础,爱人是自爱的升华。当然,既不能一味自爱,也不能只顾爱人,二者应该互相促进,一味自爱就可能变为自私,缩小了做人的格局;只顾爱人就会忽略了自身,使爱人缺少长久的基本保障。怜悯心是一条自然流淌的河,它能突破自爱之湖,滋养万里原野,我们要珍爱它,扩充它,使它充于四方,达于四海,让世界充满爱。
行文构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始于爱己,终于爱人。接下来从为什么的角度展开论述,一、爱己,点亮内心深处的烛火,让光芒于内心绽放。二、“自爱”确实是“爱人”的基石,但是只有“自爱”的人生无疑是“惨淡的”,没有“爱人”,再纯洁的“自爱”也会成为自私的枷锁。三、爱人,燃起黑暗中奉献的明灯,令温情在世界传递。四、始于爱己,终于爱人;爱己爱人,爱满世界。只有将“爱己”与“爱人”二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进行自我定位,从而发掘自身价值,将二者转化为人生的动力。
参考立意:
1.自爱为土壤,爱人为花朵,怜悯为泉源。
2.自爱爱人两相益,怜悯为泉爱不息。
3.沉稳自爱,而后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