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有人说,人生于当下,却无往不在传统之中。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这是一道思考如何正确对待“当下”与“传统”的命题。材料的主旨即为既要传承传统,更要过好当下,发展传统。
“传统”意为“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如文化、道德、思想、制度等”(《现代汉语词典》)。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都是在既有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的文化传承、变革与创新。如果离开传统、割断血脉,就会迷失方向、丧失根本。国家的魂魄,民族的精神,始终是以传统文化为载体流淌在国人心中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的创造和积累,积淀着各个时期的社会因子,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对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是中华文化繁荣、昌盛的根基。
传统无时不蕴含在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琴棋书画,甚至生老病死,都与传统息息相关。但传统有好坏之分,有科学、愚昧之分,随着时代发展,传统也会变“味”。如何对待传统?关键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在发展的过程中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只有对传统创新,才能保持它的生命力,让它一代代传承下去。如国家将清明、端午、春节等定为法定假日,就是对传统节日的保护和传承;如白话文的变革、戏曲的创新、新文学的兴起,就是对传统文化的革新;如春晚联欢、清明鲜花、短信祝福,就是对传统的创新,等等。在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不能抛弃传统;但时代在进步,人们又不能一成不变地守着过去的传统固步自封,我们只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才能使传统输入新鲜血液,更好地向前发展。
在审题时,应分清材料中两个词的关系,正确的立意应是由“当下”与“传统”的紧密关系入手,引出我们应面向未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行文时要力避笼统,可化虚为实,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阐明“传统”的具体内容。可写人,可写物,可写事,也可从“文化”“思想”等领域入手,可多角度联系各领域中的某个要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理性认知,深入剖析或生动描述,在思辨中显现哲思灼见,表现某种特定的价值追求。
立意:
1. 心存好古之意,不失前行之思。
2. 生于当下,活于传统。
3. 心存传统,行走天涯。